(一)產銷存概況
據中國紡織流通協會(樣本企業)數據統計,本月生產維綸纖維近2800噸,比上月減少約800噸,降幅為22.27%。同比增加近230噸,增幅為9.13%。本月銷量約為2900噸,比上月略有減少,降幅為2.01%。同比增加約440噸,增幅為17.92%。本月庫存量約為5000噸,比上月略有減少,降幅為1.72%。同比去年增加近2300噸,增幅為84.23%。本月產銷率為103.27%,比上月增長21.36個百分點。同比增長7.70個百分點。本月庫存水平為178.67%,比上月增長37.37個百分點。同比增長72.83個百分點。
(二)銷售流向
據中國紡織流通協會(樣本企業)數據統計,本月維綸纖維銷售主要以出口為主,重慶、福建、江蘇、河北、山東等地區流入量相對比較多。本月出口量繼續大幅度增加,比上月增加187噸,增幅為11.18%。其他地區比較少,變化不大。北京、天津、山西、內蒙等半數以上地區本月維綸纖維流入量空白。
2018年1-9月全國纖維產量為3741.4萬噸,累計增長8.4%。化學纖維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爛、不被蟲蛀等多種優點,被廣泛應用於製造衣服織物、運輸帶、電絕緣線、醫療縫線、輪胎帘子布和降落傘等領域。以下對纖維行業投資分析。
纖維行業投資分析,2018年6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470.7萬噸,累計值為2461.1萬噸,同比增長12.6%,累計增長8.4%。7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451.1萬噸,累計值為2920.3萬噸,同比增長13.4%,累計增長8.5%。纖維行業分析指出,8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442.4萬噸,累計值為3337.2萬噸,同比增長13.9%,累計增長9.9%。9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415.6萬噸,累計值為3741.4萬噸,同比增長5.4%,累計增長8.4%。
2018年1-9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分月數據
纖維產業鏈具有極高的附加值,打通原絲生產至碳纖維至複合材料設計開發的一體化生產線可以實現企業最大化盈利。我國纖維產業起步晚,核心技術、設備長期被日本、美國企業壟斷,尤其是高質量纖維國內尚無自主產線,嚴重擠壓國內企業盈利空間。現從四大風險來分析纖維行業投資。
纖維行業投資分析,雖然國家出台了一系列對於PBT短纖維行業展有利的相關政策,但是環保政策的執行低於預期,部分地區的執行力度不夠,以及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加之政策在促進石英撓性加速度計行業的發展同時也會造成了短期的阻礙作用,如提高行業門檻和標準等,以至於短期內製約了PBT短纖維行業的發展。環保領域的需求施放也比較的慢也是屬於其發展風險之一。
我國PBT短纖維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品同國外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中高端產品方面。我國大部分PBT短纖維生產企業規模小而分散、只注重眼前的效益、技術水平低,研發投入小,產品產異化小,同質化嚴重。增加了產品技術不足風險,技術開發風險和技術使用風險。
纖維行業投資分析,我國對於自主實施產權的保護力度同國外相比還有不不小的差距,我國企業智慧財產權自我保護意識較淡薄,我國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和保護的制度不健全,我國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人員的能力和水平無法適應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需要。造成了技術保護風險。
我國PBT短纖維行業屬於正在發展的行業,大多數企業技術水平不高,組織結構不僅不合理,產業集中度較差。特別是我國企業引進國外技術項目比較少,合作生產企業業不多,從整體上看我國PBT短纖維相關技術、設備水平與國外先進技術水平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纖維行業投資分析,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受上游石油化工行業價格波動影響較大。同時,下游需求不確定性風險。
纖維行業投資分析,一些企業面臨市場需求的變動時,存在經營管理體制差、社會負擔重和歷史遺留問題多等問題,面臨體制性風險的情況。
1)改進企業內部工作。重點是建立資金管理的授權、執行、監督等分工;籌資的可行性分析;企業資金的使用;債務清償計劃和實施。
2)建立集團財務風險的識別與預警系統,用以判斷財務風險存在的大小,對集團的影響程度,是否存在危害性風險,構建財務風險管理的決策系統。
3)財務風險的識別。財務風險識別是對財務風險管理內容在不利風險剛出現或出現之前,就予以識別,以準確把握各種財務風險信號及其產生原因。
纖維行業投資分析,因紡織業較為發達,我國化學纖維生產地集中在江浙地區,在環保政策及供給側改革的推動下,我國化學纖維行業集中度有所上升,但仍有提升空間。我國化學纖維產量逐年增長,但銷量有所下滑,在下游應用市場紡織行業的帶動下,行業利潤開始上漲。現階段,我國化學纖維行業依賴銷量帶動收入的時代已經過去,提升產品品質,以質增效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通報,2016年,全國纖檢系統檢查纖維製品234.6萬件,共查獲劣質製品2.6萬件,不合格率為1.1%。
記者了解到,全國纖檢系統去年開展了纖維製品質量安全檢查活動,共檢查各類場所1.14萬個,檢查纖維製品234.6萬件,查獲劣質製品2.6萬件,查辦違法案件175件,有力地保證了絮用纖維製品質量安全。其中,山東省纖檢系統高質量地完成公檢26萬噸棉花的公檢任務。
山東省纖維系統去年還完成國儲棉輪出公證檢驗現場檢驗53.2萬噸、實驗室檢驗77.5萬噸,檢驗量居全國首位。
此外,大會對22個全國纖維質量監督工作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會上,中國纖維檢驗局局長張克才對新年度的全國纖維檢驗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更多相關纖維行業數據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纖維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纖維有分人造和天然的,人造的纖維一般有玻璃纖維、化工纖維、合成纖維等。人造纖維的產量比天然纖維的產量高。市面上的大多數企業都選擇人造纖維,它的成本也是相對天然纖維來說比較低的。多年以來我國的纖維產量一直保持增長態勢,企業數量也在源源不斷增加。雖然近幾年受到疫情的部分影響,但是未來的發展潛力還是無限的。下面就跟隨筆者來看下纖維行業現狀分析。了解一下未來發展趨勢和前景。
我國纖維製作業的發展速度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顯著提高,並逐漸完成了規劃的各項目標及任務,對紡織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2020年全年纖維產量仍保持增長趨勢,產量達到5011.09萬噸,較2019年的4919.6萬噸增長1.86%;2021年纖維產量5803.7萬噸,較2020年同期增長12%。
行業銷售收入逐年上升,2021年我國纖維行業銷售收入達到7989.6億元,同比增長1.10%。
市場價格指數波動上漲,波動區間在95%-110%之間。截至2021年12月30日,纖維市場價格指數為108.98%。
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落後產能的淘汰,2016-2021年期間,我國纖維製造業企業數逐年減少,2020年我國纖維製造業企業數首次迎來回升。2021年我國纖維製造業企業單位數為1989個,較2020年增加81個。
目前,我國纖維產業鏈上游主要原材料為石油、煤、天然氣等;中游為纖維生產供應環節;下游廣泛應用於服裝、家紡、食品包裝、醫療等領域。
每年全球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高達1億美元,嚴重影響社會可持續發展。廢舊纖維產品通常被傾倒在填埋場或直接焚燒,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還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全國廢舊纖維產品總量為1.4×105kt,但目前回收率不到10.0%,預計到「十四五」結束,廢舊化學纖維產品的總量約為2.0×105kt。
建設生態文明、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推行綠色的發展和生活方式,循環經濟是推行綠色發展的具體實現模式和依靠,而循環再利用纖維行業也是紡織工業綠色發展的組成部分,是廢舊聚酯瓶片、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的主要方向之一。
目前,我國纖維製造行業的產業結構相對來說還不合理,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加深,市場的迅速發展以及急劇變化,我國纖維製造行業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除了加強自身自主創新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對當前的產業結構以及產品結構進行優化和調整,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與升級。
以上就是小編對纖維行業現狀分析和未來發展趨勢和前景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