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89.8%受訪應屆生期待學校進一步加強網絡招聘服務,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迅速發展,網絡招聘、網絡交友等社交軟體成了境外敵對勢力滲透的溫床。受疫情影響,線上成為重要的求職招聘渠道。提高學生線上求職的適應性與能力,學校網絡招聘服務工作尤為重要。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22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了一千萬,規模創歷史新高。疊加疫情影響,在更加「複雜嚴峻」的就業形勢之下,高校畢業生們廣投簡歷,企業、政府也拿出真金白銀吸引更多的求職者。
在四川一所大學的校園招聘會上,記者採訪時發現,2022年企業提供的崗位數不少,但是不同專業學生的就業狀況卻不盡相同。記者了解到,2022年春招季,受疫情和行業變化影響,財務、行政和人事等文職類職能崗位的競爭指數較高,平均每個崗位收到16到30份簡歷。但是,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生物醫藥等相關專業的學生卻非常搶手。其中人工智慧相關崗位的工資一度躍升至高薪職位的榜首,達到每月23960元。
記者發現企業在新能源、半導體、計算機存儲等新興產業領域有新的布局和規劃,為了吸引更多緊缺優質人才,同時還配套了安置基金、購房補貼、解決配偶就業等優惠政策。國家政策下,公司也享受到了一些促進就業的優惠政策,比如社保減免,企業繳納部分就減少了50%。
為了更大程度地吸納就業,各地也拿出了真金白銀的誠意。浙江、四川等地對高校畢業生及招用企業分別給予千元至數萬元不等的生活補貼或就業補貼;廣東省則鼓勵企業為高校畢業生留出更多工作崗位;此外,教育部還要求高校主要負責人等廣泛拜訪企業,促進學生就業。
應屆畢業生求職已進入衝刺期。受疫情影響,線上成為重要的求職招聘渠道。提高學生線上求職的適應性與能力,學校網絡招聘服務工作尤為重要。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7名應屆畢業生進行的調查顯示,79.4%的受訪應屆生都將線上作為重要求職渠道。62.6%的受訪應屆生滿意自己求職過程中的表現。89.8%的受訪應屆生期待學校進一步加強網絡招聘服務。
兩年前,受疫情影響,「雲招聘」開始流行,不少用人單位通過在線方式對求職者進行面試。一方面,「雲招聘」節省大學生求職者來回奔波的精力以及開銷,但另一方面,與線下招聘相比,「雲招聘」也有其局限。如雙方更深層次的互動、溝通不足,一些線下招聘經常用到的情景面試很難在線上進行,同時,求職者對用人單位的實地考察、了解不夠,影響最終的決策。
這也就是大學生為何期待加強網絡招聘服務的原因。2021-2026年中國網絡招聘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指出,2022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1076萬,是史上高校畢業生最多的一年,疊加疫情因素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此前,教育部已要求高校「一把手」走訪企業,拓寬就業需求,而針對線下招聘在疫情影響下轉戰線上的實際情況,高校應該多管齊下,做好對學生的網絡求職服務。
高校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應幫助在線求職的大學生「核查」用人單位信息,確保招聘信息的真實性。最近,大學畢業生對用人單位進行「反向背調」,引發輿論關注。其實,對用人單位進行「背景調查」不應只是大學畢業生,對學生提供就業指導服務的部門也應該建立經常到本校招聘的用人單位資料庫,主動對用人單位發布的招聘信息進行核查。
為給畢業生參加在線招聘面試創造良好的環境,有的大學在校園裡設立專門的「面試室」供學生使用。這是貼心之舉,畢竟大學生在宿舍里參加面試,回答用人單位面試官提出的問題,在周圍有同學的情況下,頗為尷尬,很難充分展示自己,而且,如果宿舍網絡條件不好,也會影響到面試的效果。
除提供硬體設施上的支持外,還需要給大學畢業生提供「軟實力」支持。學生如何在面試中更好地向用人單位展示自己的能力、特長,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需要得到學校的系統指導,例如組織模擬面試,進行無領導小組討論,幫助學生增長線上面試經驗。
有一些大學生在進行線上面試時,把很多精力用在「自我包裝」上。需要提醒的是,面試技巧不論在線上還是線下求職中,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用人單位進行面試的目的,就是要剝去求職者的「包裝」,看到求職者的真實能力和素質。大學畢業生在求職面試中的自信表現,根本上取決於自己在求學期間收穫的成長。大學生的擇業規劃,應該從一進大學時就進行,要結合畢業後的就業目標,進行學業發展規劃,在求學期間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
圍繞職業發展目標進行長期準備的學生,哪怕自己身處相對冷門的專業,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也會「熱就業」,受到更多用人單位的青睞;而那些只急在擇業環節的大學畢業生,哪怕自己所學的專業是所謂「熱門」專業,也可能遭遇「冷就業」。大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大學生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應對就業難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