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Photovoltaic):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Solar power system)的簡稱,是一種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有獨立運行和併網運行兩種方式。
2016年11月24日,SolarSuperState協會(瑞士,蘇黎世)發布其2015年度報告,其總裁Wolfgang Hein對未來5年全球累計太陽能光伏項目裝機量進行預測。
到2021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量預計將達1,300GW。
此預測是基於假設2017-2021年五年期間年均淨增長率將達到50%。
由於核能與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實施不相容,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擴張可能意味著很多核能或化石能源電力公用事業單位將面臨短期破產。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是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有獨立運行和併網運行兩種方式。太陽能光伏發展前景會是怎樣的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大國,國內對傳統化石能源的生產速度已經跟不上我國能源的消耗速度,為了保持一定的能源儲備,我國消耗的能源大多需要依賴國外進口,但是全球性的能源供應緊張,導致能源成本上升,為了尋找更豐富、更便宜、更乾淨的新能源,我國把能源發展方向轉移向了風能和太陽能,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過對太陽能光伏市場前景分析,在多種綠色能源中,太陽能是一種具備可以再生,具有清潔性能,符合低碳經濟以及綠色經濟的發展要求的能源。光伏發電技術的發展也在較大程度上解決了一些通信領域以及偏遠地區等特殊領域的用電需求,也使得太陽能的應用性更加廣泛,太陽能逐漸受到人們的親睞。
我國光伏發電行業起步晚,發展相對緩慢。光伏發電最上游原料多晶矽和最下游的應用都在國外。由於核心技術缺乏,我國所用的多矽晶絕大多數依靠進口,同時98%以上的太陽能電池都用於出口。這種原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產業,大幅度消耗我國能源,造成大量污染。
雖然太陽能開發利用取得了很大提高與發展,但太陽能使用率卻並不高,甚至不到總能耗的1%。高成本嚴重製約了其廣泛應用。導致高成木最主要的原因太陽能的存儲技術。目前主要使用的是高成木的壓縮空氣和電池存儲。國內多矽晶生產成本約70美元每千克,然而,國際大企業的成木每千克卻只需要25到30美元,並且質量高於國內。這就導致國內下游企業紛紛進口國外低價高質的多矽晶。
目前,光電薄膜技術中最成功的是碲化輻。這一技術,必須依賴於蹄這一世界稀有金屬。近年來,蹄的價格迅猛增長,由於受其稀有性的約束,只要擴大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碲資源就必然更加短缺。目前,碲主要是從銅裡面提煉出來的,隨著開發成木變高,蹄的價格必然會上漲。
通過對太陽能光伏市場前景分析,考慮到光伏發電「十三五」規劃目標為累計裝機110-150GW,且有電價下降、補貼延遲發放、棄光限電等問題,預計2018-2020 年保守情況下國內市場規模在10GW 左右,但隨著分布式發電的崛起,樂觀情況下可到20GW。2020 年後,電改開始見成效,光伏發電在部分地區具備競爭力的市場恢復到較高裝機水平,光伏市場將處於相對平穩發展狀態。
據歐洲光伏工業協會EP1A預測,太陽能光伏發電在21世紀會占據世界能源消費的重要席位,小但要替代部分常規能源,而且將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預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將占到30%以上,而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供應中的占比也將達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總能耗的5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總電力的20%以上。
隨著光伏市場的不斷發展,高效電池將成為市場主導,單晶矽電池市場份額將會逐步增大,預計到2025 年達到48%。其中N 型單晶矽電池的市場份額由2016年的3.5%提高到2025 年的30%,而多晶矽電池的市場份額將由2016 年的80%下降到2025 年的48%。以上便是太陽能光伏市場前景的所有分析了,需要了解更多關於太陽能光伏的報告請關注2018-2023年中國太陽能光伏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2013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超過38.4GW,較2012年30GW增長28%,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2016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總產值達到3360億元,同比增長27%;預計到2023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總產值將達7230億元。以下是太陽能光伏組件市場現狀分析。
太陽能光伏組件市場現狀
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在2013年逐漸走出低谷,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根據歐洲光伏產業協會(EPIA)發布的全球太陽能市場展望(2014-2018)顯示,2013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超過38.4GW,較2012年30GW 增長 28%,全球光伏市場從以歐洲為核心區域逐步向亞洲轉移,中國超越德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2014 年全球新增裝機量為47GW,其中中國增量最大(10.6 GW),占到了全球四分之一。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2016 年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形勢展望》,2015年,全球光伏市場強勁增長,新增裝機容量預計將超過 50GW,同比增長16.3%,累計裝機容量超過230GW。2015年我國新增裝機容量15.13GW,與2014年指標相比,增長了42.73%,繼續位居全球首位。
與此同時,中國光伏產業在經歷了2011 年的低谷後走上新一輪增長周期。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2014 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併網裝機容量達28.05GW(其中光伏電站為23.38GW,分布式為 4.67GW),同比大幅增長 60%;新增併網光伏裝機容量10.60GW,約占全球新增容量的25%,占全國光伏電池組件產量的 33%;2014 年光伏年發電量約250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200%。截止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18GW(其中光伏電站37.12GW,分布式6.06GW),與2014年同類指標相比,增長53.94%。
中國光伏產業經過市場洗牌,產業升級,產業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根據相關統計,2016 年,中國光伏產業總產值達到3,360 億元,同比增長27%,整體運行狀況良好,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16 年,我國多晶矽產量19.4 萬噸,占全球總產量37萬噸的52.43%;矽片產量63GW,占全球總產量69GW 的91.30%;太陽能電池產量49GW,占全球總產量69GW 的71.01%;電池組件產量達到53GW,占全球總產量72GW 的73.61%,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50%,繼續位居全球首位。2016 年,我國多晶矽進口約13.6 萬噸1,多晶矽自給率已超過50%;光伏電池組件出口約21.3GW2,國內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約34.54GW3,光伏電池組件產量的自我消化率已經超過50%,中國光伏「兩頭在外」的局面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中國光伏製造的大部分關鍵設備已實現本土化並逐步推行智能製造,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
2016年6月《國家能源局關於下達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2016年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18.1GW,其中普通光伏電站項目12.6GW,光伏領跑技術基地規模5.5GW。國家能源局2014年《關於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國電新能[2014]406 號)提出:「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充分利用具備條件的建築屋頂(含附屬空閒場地)資源,鼓勵屋頂面積大、用電負荷大、電網供電價格高的開發區和大型工商企業率先開展光伏發電應用。鼓勵各級地方政府在國家補貼基礎上制定配套財政補貼政策,並且對公共機構、保障性住房和農村適當加大支持力度。鼓勵在火車站(含高鐵站)、高速公路服務區、飛機場航站樓、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建築、大型體育場館和停車場等公共設施系統推廣光伏發電,在相關建築等設施的規劃和設計中將光伏發電應用作為重要元素,鼓勵大型企業集團對下屬企業統一組織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因地制宜利用廢棄土地、荒山荒坡、農業大棚、灘涂、魚塘、湖泊等建設就地消納的分布式光伏電站。鼓勵分布式光伏發電與農戶扶貧、新農村建設、農業設施相結合,促進農村居民生活改善和農業農村發展。對各類自發自用為主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受到建設規模指標限制時,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應及時調劑解決或向國家能源局申請追加規模指標。」
綜上所述,近年來面對日益緊張的能源消耗和日趨嚴重環境污染,開發利用清潔能源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太陽能發電正在逐步得到研發投產,光伏電站建設是開發利用太陽能的有效途徑。在以後的實際發展過程中要得到一定的重視。中國光伏產業歷經曲折,在各項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動下,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產業結構調整,產品持續升級,重新發掘國內外市場,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繼續鞏固和增強,確立了全球領先地位。以上是太陽能光伏組件市場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