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作為新興銷售渠道,網銷正在迅速崛起。記者獲得保險業內部數據顯示,網銷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超六成,明確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第三方電商平台成為拉動保費增長的引擎。不過,由於政策影響,年初一度引領市場的國華人壽在7月的市場排位出現下滑,而生命人壽則因電商發力成為新寡頭。
數據顯示,前7月全國壽險網銷保費收入167.5億元,環比增長64%。其中,各壽險公司官網銷售保費占比不足4%,而第三方電商平台占比則超過了96%。其中,在銷售量排名前20位的壽險公司中,生命人壽、天安人壽、東吳人壽、交銀康聯人壽幾近完全依賴電商平台。
截至7月底,網銷渠道殺出最大的黑馬要數生命人壽。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前,生命人壽網銷保費收入在市場占有率排在前十位之後,而6月起開始發力,市場占有率達到8.8%,環比增長8.3個百分點,而至7月更是一舉奪冠,市場占有率達到了17%。截至7月底,生命人壽年內網銷保費入帳28.5億元。
除了生命人壽,珠江人壽、光大永明人壽也通過7月發力,大幅提高了市場占有率。如前7月珠江人壽實現保費收入21.3億元,光大永明人壽入帳18.9億元,同比增長超9倍,兩家公司占據第二、第三的市場排位。所不同的是,珠江人壽和光大永明分別藉助官網銷售均超8000萬元,在公司網銷保費中占比分別為4.4%和4.6%。排位三甲的險企主要依賴招財寶平台銷售萬能險實現規模保費的大幅上升。
與上述三家新寡頭相比,國華人壽、崑崙健康險、工銀安盛市場占有率卻出現了持續下滑態勢。其中,國華人壽前7月實現網銷保費收入17億元,雖然增長也較為明顯達到了270%,不過與其他公司相比仍顯遲緩,其市場占有率下滑至10.2%,而3-6月這一占比分別為37.3%、28.4%、22.3%、15.9%,一直居於首位。
對於國華人壽網銷保費增長放緩,業內人士分析,很可能與監管的態度相關。據了解,部分小險企為了占領網銷市場,大肆上線弱化保障功能而強調理財收益的萬能險等,因此收到了監管層的書面「談話」。8月底國華人壽、珠江人壽、弘康人壽等多家公司在天貓旗艦店的產品集中下架,而公司給出的理由是因系統升級。此前有31家壽險公司在淘寶店銷售萬能險,而目前僅剩4家。可以想見,由於受監管態度影響,此前強調網銷保險高收益的公司業績無疑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據了解,目前保監會已成立了網際網路保險監管領導小組,正在研究監管政策、鼓勵創新發展等問題,下一步將通過完善監管制度、提高技術標準、規範經營管理等來推進網銷保險業務發展。
相關人壽保險行業市場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合資)人壽保險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人到老年退休,沒有了正常收入,但仍需支出。如果沒有足夠的老年生活費用,就得在年老時繼續勞碌下去,憑勞力賺一分用一分。所以,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養老費用提前打算,在年輕時購買人壽保險,為年老時的生活提供保障。壽險是一種以人的生死為保險對象的保險。是被保險人在保險責任期內生存或死亡,由保險人根據契約規定給付保險金的一種保險。
2016年上半年壽險公司由於新業務大幅增長、股市回調和評估利率降低導致準備金提高,因此償付能力充足率普遍下降。此外,財險公司償付能力保持穩定,再保險公司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優於壽險和財險公司。
2016年上半年壽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普遍下降,其保費加權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從2015年底的248%降至2016年6月底的215%,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則從274%降至239%。
2016年6月底,僅有58%左右的壽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維持在200%以上,這一比例低於2015年底75%的水平。
壽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布情況
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以風險為主要導向,和以前基於保費規模的體系相比,償二代要求保險公司根據全面風險評估持有資本。在償二代體系中,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是評價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狀況的重要指標。
報告認為,壽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萬能險業務大幅增長,提高了行業所需資本。2016年第一季度,萬能險產品銷售同比增長214%。部分保險公司通過積極推銷高收益產品來擴張資產負債表,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大額增長,這其中大部分是萬能險產品的保費。到了二季度,由於保監會收緊中短存續期產品,二季度萬能險銷量增幅降至55%。
壽險公司季度保費情況
根據統計,上半年萬能險銷售前十大保險公司為:富德生命人壽、和諧健康保險、華夏人壽、天安人壽、前海人壽、君康人壽、平安人壽、安邦人壽、泰康人壽、中國人壽。其中5家公司截至6月底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低於150%。儘管安邦人壽和君康人壽發行萬能險規模較大,但由於安邦人壽在2015年發行了資本補充債,而君康人壽在2016年一季度獲得注資,所以兩者截至6月底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都在200%附近。
2016年上半年萬能壽險銷售的前十大保險公司及其2016年6月底的償付能力充足率
2016年9月,保監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和《關於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收緊對於萬能險的監管,包括將萬能險產品的準備金評估利率上限從3.5%下降至3.0%,同時加強對中短存續期產品銷售規模的控制。報告預測,在當前低利率的環境下,壽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會繼續削弱,但隨著監管收緊,萬能險保費增速將會放緩,在緩解壽險公司資本壓力的同時,壽險公司償付能力下降的速度也將會放緩。
在保費增長放緩、商業車險費率改革試點推出的情況下,財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更為穩定。
2016-2021年中國中國人壽保險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6月底,財險公司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61%(2016年3月為264%,2015年12月為254%),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85%(2016年3月為293%,2015年12月為283%)。截至2016年6月底,只有10%的財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於200%,這一水平高於壽險公司。穆迪助理分析師劉達認為,由於財險公司的投資風險最低資本要求較小,且槓桿水平相對較低,加之其中期利潤相對穩定,所以內生資本增長足以支持同期9%的保費增長。
財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布情況
此外,中國9家再保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超過200%。報告認為,償二代機制對於境內再保險分入人分保的信用風險最低資本要求較低,且最低資本要求也會隨著境內再保險分入人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提高而有所降低,因此境內再保險公司能夠繼續維持較強的償付能力。
再保險公司的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