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煤炭運輸過程包括裝載、運輸和卸載,旨在確保煤炭的安全、高效和經濟的輸送。煤炭運輸具有一定的環境、安全和技術風險,科技推動市場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以下是2024年煤炭運輸行業現狀分析。
煤炭是大宗散裝貨物,運輸在煤炭流通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鐵路以其運力大、速度快、成本低、能耗小和全天候等突出優勢,一直是我國煤炭運輸的最主要方式。《2024-2029年中國煤炭運輸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國內煤炭運輸量47.86億噸,鐵路煤炭發運量27.9億噸,占比煤炭運輸58.3%。
煤炭運輸行業現狀分析從運輸距離來看,我國有14個億噸級的大型煤炭基地,產量占我國煤炭總產量的90%,其中產量最大的晉陝蒙寧新等西部省份,將大量煤炭運向華北、華東等經濟發達地區提供能源保障,煤炭運輸距離需跨越上千公里。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煤炭運輸行業也在逐步實現智能化發展。例如,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煤炭物流的智能化管理;通過實時監測煤炭運輸狀態、預測運輸需求等方式提高運力利用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發展多式聯運和全程物流服務以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等。
煤炭作為重要能源和工業原料,其需求受宏觀經濟、工業生產和季節性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波動性較大。需求的大幅波動會直接影響煤炭運輸的運量和運價,增加運輸企業的運營風險。煤炭價格的劇烈波動會導致運輸需求在時間空間上高度重疊,低價期搶購儲存,保供壓力向運輸環節轉嫁,增加運輸企業的成本和風險。
在迎峰度夏和冬煤儲備等時點,發電、供暖企業和儲煤基地等庫存過低,可能會導致臨界情況下煤炭保供需求增加,運輸壓力加大,出現運力不足的情況。我國煤炭供應主要集中於「晉陝蒙」生產核心區,高度依賴大秦、朔黃、蒙冀和浩吉等鐵路,通道尤其是關鍵節點韌性關乎煤炭保供。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因素可能導致運輸網絡瓶頸,影響煤炭運輸的順暢。
煤炭運輸行業現狀分析提到煤炭運輸行業需要不斷採用新技術、新設備來提高運輸效率、降低成本。然而,技術創新不足可能導致運輸企業無法適應市場變化和發展需求。運輸設備的技術故障可能導致運輸中斷或延誤,給運輸企業帶來損失。因此,運輸企業需要加強設備維護和保養工作以降低技術風險。
綜上所述,煤炭運輸行業面臨多種風險挑戰。運輸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政策變化,加強風險識別和研判工作;同時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以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5月21日(星期四)上晝夜秦港煤炭運輸延續火熱形勢,其中鐵路調進量雖略有下滑,但仍多達67萬噸,而裝船發運量則上揚至76萬噸,拉動港存回落至605萬噸。以下是2015年我國煤炭運輸現狀分析。
據了解,受煤質、價格等多重因素影響,近期港口成交情況好轉僅僅集中在發運大戶上,而中小戶成交量並未出現明顯回升,側面反映出當前沿海煤炭市場改善力度較為有限。截至今晨,秦港錨地待裝船舶39艘,其中已辦手續船18艘。
周邊港口方面,曹妃甸港煤炭運輸形勢稍有好轉,其中鐵路調進量小幅回升至近7萬噸,而裝船發運量則恢復走高至14萬噸,庫存進一步下探至470萬噸低位。京唐港區庫存延續回落態勢至721萬噸,較昨日減少17萬噸。據了解,隨著近兩天拉運船舶有所增多,加之貨源調進量偏少,京唐港區去庫存速度有所加快,日均降幅多達近15萬噸。更多行業資訊可查詢《中國煤炭運輸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煤耗方面,沿海六大電力集團合計耗煤量重回60萬噸以上,而合計電煤庫存則暫時持穩運行在1180萬噸以上,存煤可用天數降至19天以下。統計數據顯示,截止5月10日,全國重點電廠電煤庫存量下滑至5505萬噸,並創近四年以來新低,低庫存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下游電力集團的採購積極性。
滙豐銀行發布最新數據顯示,5月滙豐中國製造業PMI初值為49.1,較4月終值48.9略有回升,但仍低於市場預期的49.3,且經連續三個月處於枯榮線下方。此外,產出和新出口訂單也雙雙創新低,反映出當前國內製造企業生產積極性依然不高,行業景氣度低迷未改,經濟下行壓力猶存。
2016年,秦皇島港受大秦線運量下降、進港資源減少等因素影響,完成煤炭吞吐量1.59億噸,同比減少6110萬噸。秦皇島港煤炭發運量在環渤海港口煤炭一次下水量所占比例下降至27.4%;今年,預計秦港煤炭運輸形勢將有所轉好。
據2017-2022年中國煤炭運輸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了解,去年四月份開始,受我國實施嚴格的限產政策影響,導致煤炭供應端收縮,煤礦生產和銷售數量大幅減少。此外,受准池線分流影響,部分內蒙煤炭由大秦線轉到准池線,拉動朔黃線和黃驊港運量大增,造成傳統的第一運煤大通道:大秦線發運量持續下降,大秦線每日發運量由往年的125萬噸下降到89萬噸。「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大秦線配套港口「受災嚴重」,秦皇島港進港資源減少,場存保持在250-350萬噸的低庫存,船等貨現象屢見不鮮,港口空泊成為常態化。今年1-9月份,秦港煤炭吞吐量同比去年出現大幅虧欠。
進入夏季用煤高峰,秦皇島港煤炭調進減少、港口庫存低位與夏季耗煤高峰、需求增加形成矛盾,促使壓船增多,煤價快速上漲。環渤海港口持續上漲的煤價,增加了電廠採購成本,影響了去產能的順利進行。此外,黃驊港到港車船增多,運輸壓力加大;受堆場小、運能有限影響,黃驊港壓車、壓船,影響了沿海煤炭運輸的暢通,間接造成沿海地區用煤緊張。從9月8日開始,國家發改委多次召開煤炭供需的會議,出台了釋放產量、增加運量等措施抑制價格過快上漲。尤其增加先進安全高效產能的釋放,先後有1503家煤礦加入到先進產能釋放行列,為市場增加了資源。
10月份,根據秦皇島港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國家發改委提出儘快拉高秦皇島港場存,以抑制煤價快速上漲的要求。鐵總採取積極措施,太原路局提出:在秦皇島港流向,太原路局將進一步增加煤炭運量計劃;由原計劃的日均77列增至89列;並要求11月13日秦港庫存要達到600萬噸,月底達到800萬噸。這次壓煤價、保煤運、促煤市平衡的重擔放在了秦皇島港,顯示了秦港煤運主樞紐港的重要性,煤市「晴雨表」作用繼續顯現。且秦港地理位置優越,水域環境好,集疏運能力強,存煤能力強,堆場大,對煤價漲跌起到重要作用。
進入11月份,大秦線檢修完畢,恢復正常運輸,鐵路運力有保障,山西、內蒙等地煤炭企業發運積極性明顯提高。大秦線開足馬力,由前期的日發運量89萬噸,增至125萬噸的高位水平,港口貨源供應量進一步增大。秦港方面,通過加強與礦路航電等各方的協調聯繫,增加貨源調進,提高場存數量,確保了下游用煤需求。截止11月底,秦港存煤升至651萬噸,較11月初增加了204萬噸。進入12月份,秦港進港煤車繼續增加,日均進車保持在7800車;截止12月底,秦港存煤升至720萬噸。
全國冬季取暖,耗煤增加,下游電煤需求逐漸增多,電廠採購補庫存的積極性有所提升,到港拉煤船舶保持一定數量。供給和需求均出現增加,加上秦港運輸能力得到發揮,帶動秦港煤炭運輸連創新高。去年11、12月份,秦皇島港分別完成煤炭吞吐量1650和1925萬噸,恢復到了巔峰時期的發運水平。在黃驊港運能受限、壓車壓船,而曹妃甸港運距偏遠、周轉不暢的情況下,「大秦線-秦皇島港」運煤通道被重新定位,重要性愈加顯現。今年,大秦線和秦皇島港仍將擔負平衡市場需求,平抑煤價,滿足東南沿海地區用煤需求的重任,更好的保障國家能源運輸安全。
2016年12月初的煤炭交易會上,秦皇島港通過積極與上下游重點客戶開展煤炭業務洽談,取得重點客戶的大力支持。國家有關部委以及神華、伊泰等主力煤企認識到秦皇島港作為主樞紐港的重要作用。重點煤企和電廠均表示將支持秦皇島港發展,增加從秦皇島港的發運量,為秦港煤炭運輸生產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