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產業一直被稱為「投資窪地」,資金投入不足一度是林業產業發展的命門所在,如今這樣的情況正在轉變。據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林業產業總值首次突破6萬億元,16年間增長了15.6倍,成為世界林業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儘管目前,我國林業產業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存在這差距,但隨著《林業改革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的印發,我國林業產業再度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報告大廳《2016-2021年中國林業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林業產業總值首次突破6萬億元,同比增長7.7%,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達1360億美元,我國成為世界林產品生產、貿易、消費第一大國。
報告還顯示,從2001年的4090億元到2016年的6.4萬億元,全國林業產業總值16年間增長了15.6倍,成為世界林業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
林業產業包括地板加工、森林旅遊、花卉苗木、林業碳匯等領域,是一個涉及國民經濟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多個門類,涵蓋範圍廣、產業鏈條長、產品種類多的複合產業群體,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森林旅遊業的發展尤其令人注目。2016年,全國新建各類森林旅遊地接近9000處,年接待旅遊人數12億人次,較上年增長了15%。
2016年國家林業局啟動了全國森林體驗基地和全國森林養生基地建設試點,落實國家森林公園首批中央投資3.35億元,新建國家級森林公園21處,並首次與國內商業銀行組建1000億元投資基金,重點投向林業產業項目,創新林業產業與資本融合發展模式。
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林業產業轉型升級加速。2016年,國家林業局開展了重點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建材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啟動了林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和國家森林生態標誌產品體系建設試點,認定了第二批國家級林業重點龍頭企業。
據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介紹,今年將制定林業市場准入負面清單,著手建立中國林產品交易中心,力爭2017年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7萬億元,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380億美元。
據數據顯示,我國森林資源進入了數量增長、質量提升的穩步發展期,全國森林面積2.0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1.63%,森林蓄積151.37億立方米。但是,森林資源總量相對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變,林業發展還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首先,我國森林覆蓋率遠低於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
其次,我國林地生產力低,每公頃蓄積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9%。亟需加強森林經營,提高林地生產力、增加森林蓄積量、增強生態服務功能潛力巨大。
另外,森林有效供給與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國木材對外依存度接近50%,木材安全形勢嚴峻;現有用材林中大徑材林木和珍貴用材樹種少,木材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
——在德國,一棵直徑80厘米的優質楸木可以換一輛寶馬車;而在中國,通常十幾畝地的木材也換不來半輛寶馬車。
——德國森林面積只有1.6億畝,相當於我國森林面積的二十分之一、我國國有林場面積的六分之一,但是他們不僅滿足了國內木材需求,而且每年出口優質木材達600萬立方米以上;中國擁有31.2億畝森林面積,不僅沒有實現木材的有效供給、形成應有的財富,而且林業自我生存發展能力非常有限;9億多畝的國有林場的產出,不能保證4800個國有林場的正常運轉和75萬林業職工的工資開支。
——德國林業每年產值達到1000億歐元以上,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高達3%以上,遠超鋼鐵製造業的214億歐元和礦產業的123億歐元。
——德國森林公頃蓄積量高達310立方米,公頃年生長量為12.2立方米,年採伐量為每公頃8.7立方米,達到了「越采越多」的理想狀態;而我國森林公頃蓄積量只有89.8立方米,相當於德國的四分之一,年生長量為4.2立方米,相當於德國的三分之一,可採伐的優質木材資源幾乎枯竭。
河北省木蘭林管局局長徐成立曾到德國就森林經營管理進行過專題考察。看到中德林業巨大差距,他算了一筆帳:「木蘭林管局擁有10萬公頃林地,如果按照德國森林生產率水平,我們局每年應該有80億元的有效產出,考慮到降水等條件的差異,即使僅打一折,也應該有8億元產值,但實際上每年可變現的產出不足5千萬,只相當於德國的一百六十分之一!當然,差距大,也意味著提升空間潛力大」。
到2008年,木蘭林管局林業發展遭遇「瓶頸」:林齡持續偏小,平均林齡僅27年,中幼齡林比重占60%;產材徑級持續偏低,平均胸徑只有12厘米,可採伐資源面臨枯竭;木材質量持續下降、價值降低,森林蓄積增長乏力,多年徘徊在500萬立方米左右,陷入「資源危機、資金危困」的尷尬局面。這樣的「瓶頸」,基本是我國國有林場現狀的縮影。
從中國政府網站獲悉財政部、國家林業局近日印發《林業改革發展資金管理辦法》,旨在加強和規範林業改革發展資金使用管理,推進資金統籌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林業改革發展。
林業改革發展資金包括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用於森林資源管護、森林資源培育、生態保護體系建設、國有林場改革、林業產業發展等支出方向的專項資金。
森林資源管護支出包括天然林保護管理補助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補助。森林資源培育支出包括林木良種培育補助、造林補助和森林撫育補助。生態保護體系建設支出包括濕地補助、林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補助、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補助、林業防災減災補助、森林公安補助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補助。
國有林場改革支出是指用於補繳國有林場拖欠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費用、國有林場分離場辦學校和醫院等社會職能費用、對先行自主推進國有林場改革的省份獎勵補助等。中央財政安排的補助資金補繳國有林場拖欠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費用有結餘的,可用於林場繳納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等社會保險以及其他與改革相關的支出。林業產業發展支出包括林業科技推廣示範補助、林業貸款貼息補助、林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補助。
據報告大廳小編從河池市林業局了解的信息,2016年,河池市實現林業產業總產值200.43億元,同比增長9.5%;完成林業固定資產投資43.53億元。
2016年以來,河池市以強生態、惠民生、促改革為抓手,以生態建設為切入點,紮實推進林業改革和林業助農增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年共獲得自治區林業廳支持林業發展資金9.6億元,同比增長17%。全市共完成植樹造林35.89萬畝。全年完成核桃新造林25萬畝,補植補造27萬畝,全市核桃總面積達241萬畝。累計完成村屯綠化投入資金6444萬元,完成示範村屯綠化327個、一般村屯綠化9514個,村屯綠化共種植綠化苗木217.8萬株,村屯新增綠化面積1萬畝。
同時,河池市不斷改善林業投資環境,全市木材加工企業增加到888家,完成木材產量238.28萬立方米,人造板產量107.79萬立方米,實現木材加工產值49.31億元。加大林下經濟發展力度,發展林下經濟1049.86萬畝,實現林下經濟產值52億元,惠及林農34萬戶161萬人,林農林下經濟單項年人均純收入1248元。建設森林旅遊和休閒服務點30餘處,實現森林旅遊收入與休閒服務產值10.6億元。
更多林業行業數據可查閱2016-2021年中國林業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林業包括植物種植、植物養護、植物轉移等工作。我國基本在城市、農村都可以看到大量的植物,有的城市還有市花。以下是對我國森林資源現狀2022。
近年來,我國林業發展的成就巨大,主要表現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森林資源現狀指出,我國林業開始面向市場不斷發展,不但對傳統的單一的產業結構實施了改革,而且木材加工、林機製造、林產化工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林業實力不斷增強。
2021年全國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工作各項任務已圓滿完成。監測結果顯示,森林面積和蓄積穩步增長,生態空間質量穩中向好,結構有所改善;保護格局初步形成,利用格局趨於科學;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增強,森林碳匯能力穩步提升。
2021年全國各級林草部門共投入1.7萬調查監測人員,完成31個省份45.7萬個樣地監測、4.7億個圖斑監測。我國森林資源現狀指出,首次實現了以國土「三調」為統一底版的森林、草原、濕地資源全覆蓋監測,按統一時點、統一標準全面查清了全國和各省份林草濕資源本底及生態狀況。
伴隨著2022年的到來,我國第一個林業碳匯國家標準《林業碳匯項目審定和核證指南》正式實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2021年最後一天發布了這個標準。據悉,這是我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後發布的首個涉及林業碳匯的國家標準。
國家林草局開展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模式。晉城市成為全國6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之一。晉城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持科技興林、依法治林,創新體制機制,選樹試點標杆,力促林權流轉機制順暢、林業效益逐步提升、森林資源穩步增長,到2025年林業產值翻一番,森林覆蓋率達到35.63%,森林蓄積量達到1701萬立方米以上,實現產業增長、生態增效、林農增收,把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金山銀山。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建設基本目標已經確定:力爭到2025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1%,森林蓄積量達到190億立方米。我國森林資源現狀2022指出,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濕地保護率達到55%,60%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從國際上看,合作與鬥爭並存,林業議題不斷湧現;生態與民生問題交織,林業成為國際合作的重點和熱點;在解決錯綜複雜的全球性挑戰中,林業既是治理的對象,又是解決問題的抓手;我國林業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同時資源保護壓力日增,國際上讚譽和指責並存。
未來,我國將在沙漠上大面積種植綠色植物,防止沙漠一直乾旱下去,同時也能為所在的市區增加點綠色。
以上就是我國森林資源現狀2022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