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旅遊紀念品行業現狀分析獲悉,旅遊紀念品由於品種雜、更新快、生產規模小,令許多生產廠家不願過多投入發展這一產業。下面一起來看下2015年我國旅遊紀念品行業現狀分析詳情。
旅遊紀念品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歷史與文化的縮影,它是該旅遊地獨有的特色商品,在旅遊市場上具有獨占性的商品。而購買紀念品是旅遊活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
隨著中國旅遊市場的火爆升級,如今國內旅遊業發展水平已經邁上了新的台階。但是據《人民日報》記者走訪調查發現,遍布全國各地的諸多旅遊景點,居然在旅遊紀念品上面普遍存在著同質化和低端化的問題,嚴重缺乏特色和創意。更多最新紀念品行業現狀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紀念品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旅遊紀念品是什麼?筆者認為,它不僅僅是地方民俗風情的縮影,更是一個城市一個景點的「名片」;它不僅承載了遊客美好旅行的記憶,更打開了無數未曾到訪者認識自己的「窗口」。旅遊紀念品可以有五花八門的形式,一磚一瓦,見證了地方建築工藝的起源與發展;一弦一歌,記載了民間藝術的波動與沉澱。然而我們在旅遊市場所見到的紀念品種類之少,樣式之雷同,實在令人汗顏。
探究旅遊者出行的動機,大抵是希望從繁忙冗雜的日常事務中脫出身來,到相對陌生的環境中尋求一種嶄新的體驗。哪怕這種體驗是極其短暫的,也能充實自己的生活,豐富自己的閱歷。如果全國上下各個景點都喊著同樣的口號,賣著同樣的紀念品,遊客很容易興致勃勃地來,索然無味地返。對旅遊者來說,這是一種審美疲勞;對旅遊產業來說,這是一種資源浪費。
一方水土有一方水土的特色,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底蘊。一串海螺風鈴,在海濱城市便帶有濃濃的海洋風情,放在高山大川的背景之下便顯得十分突兀;一包山貨特產,在山區出現就顯得名正言順,出現在海邊景點就顯得不倫不類。旅遊紀念品的雷同,一方面是「快餐文化」時代賦予的特徵,大量的創意產品從工廠流水線製造出來,缺失了那種天然的文化味道。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旅遊文化產業創意的枯竭。從爭名人故里到「山寨」旅遊景點,缺乏特色已然成為國內旅遊產業的一大桎梏,這也導致旅遊業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始終難以做好旅遊紀念品這篇文章。
誠然,近年來各地發展旅遊的決心不可謂不強,投入不可謂不大,這與國內外多年來發展旅遊產業的經驗是一致的。然而旅遊市場營銷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發展旅遊產業不能只盯著帳面的數字。解決旅遊紀念品的同質化問題,賦予紀念品地方特色和本土化價值,打好這張地方「名片」,不僅可以拉動已經來過的遊客舊地重訪,還可以吸引無緣到訪的遊客慕名而來,一睹「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