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根据不同的生理特征,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可分为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声音识别与虹膜识别等。
苹果移动支付工具Apple Pay在业内风光无限,凭借NFC支付快速与方便的优势,Apple Pay在全球发展春风得意。不过,随着技术日新月异发展,Apple Pay或许好景不长,因为,更方便的刷脸支付要来了。据悉,谷歌正在研发一款支付应用,这一应用安装在手机上,可通过蓝牙WiFi 或位置数据自动与收银系统相连,用户付款时甚至不用拿出手机,只需要用店内摄像头进行“刷脸”即可完成支付。
除谷歌之外,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公司也对“刷脸”功能兴趣盎然。“刷脸”牵扯到了生物识别——近几年逐渐受到重视的技术,在科技大佬争相“拾柴”下,生物识别产业这把火有望在2016年越烧越旺吗?
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中技术难敌较低、且应用最广的技术。目前在锁具、考勤、门禁、电脑、银行与保险柜、智能手机等多个领域都能看见指纹识别的身影。其中,在苹果手机的示范效应下,近几年,手机安装指纹识别装置成为标配,这进一步延伸了指纹识别技术的繁荣时间,随着移动支付市场需求不断上升,指纹识别装置成本不断下降,预计这一技术还将有爆发式发展的可能;
其次是人脸识别,与指纹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精准度更高,因此更适用于对信息安全有高要求的领域,如银行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等。预计人脸识别市场将快速爆发。到2015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可达到75亿元,未来潜在的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
虹膜识别是目前生物识别技术中精准度最高的一项技术,它具有误识率低、难伪造、难复制、生物特征不易损伤的特点,理论上将比指纹识别与人脸识别更加精确可靠。不过由于应用尚未成熟,这一技术目前被视为”黑科技“。
2009年全球生物识别产业收入为34.22亿美元,2014年这一数值达到93.68亿美元。在我国,2014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为80多亿元人民币,预计2015年中国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可突破100亿元,生物识别在全球以及中国强劲发展的态势可见一斑。
生物识别产业已然是朝阳性产业。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信息安全产业日渐受到重视,政府、企业与个人对信息安全日渐关注,未来生物识别还将有更大发展空间。投资者可以关注生物识别芯片公司,或提供生物识别技术方案的公司。更多相关生物识别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更多生物识别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物识别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