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是对信贷行业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区域市场、市场走势及吸引范围等调查资料所进行的分析。它是指通过信贷行业市场调查和供求预测,根据信贷行业产品的市场环境、竞争力和竞争者,分析、判断信贷行业的产品在限定时间内是否有市场,以及采取怎样的营销战略来实现销售目标或采用怎样的投资策略进入信贷市场。
信贷市场分析报告的主要分析要点包括:
1)信贷行业市场供给分析及市场供给预测。包括现在信贷行业市场供给量估计量和预测未来信贷行业市场的供给能力。
2)信贷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信贷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包括现在信贷行业市场需求量估计和预测信贷行业未来市场容量及产品竞争能力。通常采用调查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相关分析预测法。
3)信贷行业市场需求层次和各类地区市场需求量分析。即根据各市场特点、人口分布、经济收入、消费习惯、行政区划、畅销牌号、生产性消费等,确定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及用户的需要量以及运输和销售费用。
4)信贷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包括市场主要竞争主体分析,各竞争主体在市场上的地位,以及行业采取的主要竞争手段等;
5)估计信贷行业产品生命周期及可销售时间。即预测市场需要的时间,使生产及分配等活动与市场需要量作最适当的配合。通过市场分析可确定产品的未来需求量、品种及持续时间;产品销路及竞争能力;产品规格品种变化及更新;产品需求量的地区分布等。
信贷行业市场分析报告可为客户正确制定营销策略或投资策略提供信息支持。企业的营销策略决策或投资策略决策只有建立在扎实的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只有在对影响需求的外部因素和影响购、产、销的内部因素充分了解和掌握以后,才能减少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意大利联合信贷研究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说,欧洲企业拥有稳健的信贷指标,预计违约率将因此下降。欧洲企业仍显示出稳健的盈利增长,这反映在投资级领域的评级势头稳定,而高收益领域的评级仅略有恶化。被称为“堕落天使”的垃圾债券评级被下调的数量预计也将下降。违约率和垃圾债盛行率可能会在达到峰值后回落,这应该会支持欧洲企业信贷息差的低波动性,从而提振对这一资产类别的套利偏好。
中金固收研报指出,上周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发布一系列增量财政政策,我们认为这些举措可能意味着四季度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增加,并对四季度社会融资形成一定支撑。不过单单依靠政府债券可能仍难以真正实现社会融资明显增长,从前三季度情况可以看到,社会融资增量累计达25.7万亿元,同比少增3.7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累计达7.2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私人部门融资累计18.5万亿元,同比少增4.9万亿元,尽管政府部门融资持续增长,但是私人部门融资需求明显下降,整体社会融资增长相对不足。在财政部表态“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的背景下,明年政府债券融资可能仍相对较高,不过我们认为如果私人部门融资不能根本改善,整体社会融资或仍难以明显扩张。而从历史经验来看,政策刺激是否会导致经济反转式上行和利率趋势回升,主要是看其能否带来社融增量的阶梯式抬升,如果暂时看不到社会融资明显扩张,资本回报暂时还没看到趋势性的回升,这也对应着利率水平还不会趋势性的回升。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信贷资源更多流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力支持经济结构加快优化。8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69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4%。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09万亿元,同比增长21.2%。“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6.0%。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7月信贷需求未见改善,但得益于政府债发行节奏逐步回归常态,低基数效应下社融同比实现多增。企业端票据冲量现象明显,零售贷款出现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金融持续“挤水分”,但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信贷需求的回升还需等待后续政策的进一步发力。预计今年全年信贷增量将低于去年水平,信贷投放将进入“淡总量,优结构”的新常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有望达到4000亿元左右,当前银行信贷额度充裕,7月份商业银行有可能借势央行降息、LPR下调,加快信贷投放。王青预计,未来信贷、社融和M2增速等金融总量数据有望低位回升。
7月份金融数据发布在即,综合业界专家及机构前瞻数据来看,7月份新增信贷及社融规模或将同比多增,其中新增信贷或达4000亿元以上,社融增量有望超1万亿元。回顾去年同期,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元,新增社融5282亿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有望达到4000亿元左右。在二季度金融“挤水分”取得明显效果后,当前银行信贷额度充裕,7月份商业银行有可能借势央行降息、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加快信贷投放。具体投向方面,企业贷款将是7月份贷款同比多增的主要拉动因素,背后是近期宽口径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走势偏强,而考虑到居民消费继续处在偏弱状态,居民贷款可能会同比减少。(证券日报)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刊文称,首先,货币信贷增速放缓不意味着经济走弱。其次,盘活存量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意义更大。再次,一味追求金融总量增长难度较大,还可能产生资金空转等“副作用”。在“规模情结”影响下,企业行为出现变异,“脱离主业搞金融”的情况较为突出。当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时,如果把关注的重点继续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需要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人民银行正式公布了半年度的金融数据。这一数据也与今年以来金融数据整体趋势基本一致。对于如何理解今年以来总量指标增速的放缓,市场亦有多种解读。首先,货币信贷增速放缓不意味着经济走弱。简单观察金融总量增速,已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随着当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时,如果把关注的重点继续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需要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金融时报)
惠誉称,全球信贷前景有所改善,原因包括美国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向好。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需求的弹性、一些新兴市场的需求走强,以及欧洲出现更可持续复苏的迹象。惠誉评估了273个行业、地区和资产表现前景。对于2024年中期,惠誉从2023年12月的初步评估中调整了14个行业的前景,其中12个行业的前景是积极的。惠誉表示:“值得注意的积极变化包括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EMEA)房地产、北美主权区域前景和EMEA ABS资产表现前景。”该机构仍预计,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
美国5月份消费者借款增长规模为三个月来最大,反映出信用卡余额激增。美联储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继4月数据上修为增加65亿美元之后,5月信贷总额增加114亿美元。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中值为5月增加89亿美元。这些数据未经通胀因素调整。包括信用卡在内的循环信贷增加70亿美元,也为三个月来最大增幅。包括购车和学费贷款在内的非循环信贷增加4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