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贫脱贫的长期实践中,各行各业纷纷探索扶贫新形式。其中,银行业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立足自身优势,依托其信贷资金实力,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引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助力贫困地区发展方面初显成效。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设银行以国有大行姿态,积极承担起扶贫攻坚的重任。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建设银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高达948.24亿元,比年初增长173.24亿元,增速22.35%。
对于建设银行在精准扶贫工作上的支持力度,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银行加大资源配置力度,提供信贷资源支持、服务价格支持、财务资源支持、扶贫捐赠支持,为金融扶贫工作保驾护航。”
其实早在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就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据2017-2022年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数据显示,建设银行的精准扶贫工作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在建设银行总行的统一部署下,各分行也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切实将“精准扶贫”政策落地。
例如,内蒙古准格尔旗东部的杂粮知名品牌“农乡丰”就得到建设银行“善融商务”电商平台的帮助。“农乡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商场”的经营模式,各类精品杂粮均直接来自农民,经过挑选后进入当地市场。自“农乡丰”成立以来,当地的杂粮再也不愁没有市场,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两年的时间,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乡丰”的销售业绩不断下滑,企业生产规模停滞不前,农民的收入也失去了保障。就在企业和农民一筹莫展的时候,建设银行准格尔旗分行做出敏锐的反应,针对当地情况和企业特点,提出了“龙头企业+农民+建设银行”的电商扶贫策略。
在这场攻坚战中,建设银行不仅为“农乡丰”和农民提供融资、结算、贷款等服务,还整合自身优势和资源,切实参与到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的全过程中。原本愁于拓展销售渠道、扩大生产规模的“农乡丰”找到了网上销售的路子,扭转局面,重回盛况。
据介绍,除了内蒙古的杂粮外,海南的水果、四川的土猪等等,也都得益于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生意越做越好。
现阶段,国家精准扶贫处在关键时期,“善融商务”也尚在起步阶段,未来的路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善融商务”等平台的建设打造一个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生态系统,让所有客户的金融、非金融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善融商务“作为金融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将不断完善和创新,根据客户、企业、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这种完善和创新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建行服务“三农”,创新推出“城乡合”新农村建设贷款、小额农户贷款、森林抵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农民工特色银行卡等系列产品,把温暖送到田间地头,助力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建设银行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信贷支持力度。在制定信贷政策时,对贫困地区因地制宜,予以优先考虑。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银行加强对扶贫相关行业领域信贷审批指引研究,优化审批授信流程,建立绿色通道,优先安排贫困地区项目授信审批工作。创新信贷扶贫产品和业务服务模式,精准对接重点领域业务需求。”
据了解,面对“新常态”与互联网浪潮,建设银行在银行业间首创“善融商务“平台,勇开“互联网+商业+金融”模式的先河,承担满足客户商务需求的职责,发挥着金融回归实体的串联作用。截至2016年末,通过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助力贫困地区产品走出去,建设银行善融商务企业商城贫困地区入驻商户累计交易额超过11亿元。
同时,建设银行将信贷资金与扶贫相结合,创造性走出一条信贷扶贫的造血致富之路,充分发挥了银行业的领头作用。截至2016年末,建设银行通过信贷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及个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和增收超过8.63万人次;通过信贷支持农田水利、生态环境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学校建设等项目,惠及众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此外,建设银行也在持续做好公益扶贫和定点扶贫工作。自2005年上市以来,建设银行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公益捐赠工作,先后捐款近9亿元,实施了100多个重要公益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环保扶贫、定点扶贫、贫困地区灾害救助等领域。
“建设银行积极建立健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加大政策及资源投入力度,扎实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有效激发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指出。
更多银行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银行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