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系统是指列车驾驶员执行的工作完全自动化的、高度集中控制的列车运行系统。我国自动驾驶正处于L2向L3级别转化的阶段,预计2025年L2.5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渗透率为50%,以下是自动驾驶系统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2019年4月23日至5月17日通过线上,对全球6746名消费者(其中中1072名,德国1015名,意大利1037名,英国1009名、美国1594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中国消费者对于L2/L4级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分别为63%、43%,高于其他的汽车消费市场。自动驾驶系统行业分析指出,主一方面在于国内车企近两年不遗余力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在于国内消费者乐于体验自动驾驶带来的驾驶感提升,而海外消费者目前仍然对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有所顾虑。
自动驾驶系统行业技术特点指出,自动驾驶系统是一个汇集众多高新技术的综合系统,作为关键环节的环境信息获取和智能决策控制依赖于传感器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与控制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无人驾驶汽车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有赖于多方面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自动驾驶系统相关的关键技术,包括环境感知、逻辑推理和决策、运动控制、处理器性能等。随着机器视觉(如3D摄像头技术)、模式识别软件(如光学字符识别程序)和光达系统(已结合全球定位技术和空间数据)的进步,车载计算机可以通过将机器视觉、感应器数据和空间数据相结合来控制汽车的行驶。
我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意愿支付成本,L2/L4分别为2178/2343美元, 高于全球其他市场。从自动驾驶的意愿支付费用来看,我国消费者愿意为自动驾驶多支付的整体费用为全球最高,L2/L4分别为2178/2343美元,高于其他市场。而从L2到L4的提升幅度来看,德国消费者愿意为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承受的溢价幅度最高,为24%,溢价由1488美金(L2级别)上升到1844美金(L4级别)。
行业L2级自动驾驶已临近渗透率迅速提升的曲线拐点。对于国内市场,按照将各项配臵内容,细分为自动驾驶类与液晶屏两类。其中,1)自动驾驶类配臵在S曲线的起步阶段的持续时间大约为4-5年,并且在渗透率接近20%左右出现拐点,而在迅速提升阶段,渗透率由20%提升至60%以上,对应时间为5-9年,随后便进入成熟期,渗透率趋于稳态;2)而对于液晶屏类配臵,行业的渗透速度更快,起步阶段在1-3年,拐点渗透率在10%左右,迅速提升阶段在第3-6年,渗透率迅速提升至70%以上。
已有的主流芯片类型中,GPU擅长云端训练,但功率相对高且推理效率一般;FPGA芯片的算力强但功耗同样较高,每完成一次烧录,都会具备新连接方式后的功能。自动驾驶系统行业技术特点指出,ASIC芯片是专门针对特定客户特定目的设置的专用芯片,功耗低、体积小等特点很符合车规级产品的标准。
目前,出货量较大的是在辅助驾驶芯片拥有较大话语权的Mobileye,以EyeQ为主的四代产品可以处理8台摄像头的数据,Mobileye已被英特尔收购;另外英伟达的GPU芯片目前同样被大规模使用,在前期研发和试行阶段,尽管功耗和成本高,但灵活性也相对较强,以上便是自动驾驶系统行业技术特点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自动驾驶系统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自动驾驶系统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