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加入WTO 以来,水产加工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水产品加工与流通是渔业生产的延续,所谓“加工活,则流通活,流通活,则生产兴”,搞活了加工,货畅其流,无形给海洋渔业开辟了一个永久性的高速通道。
通过对水产加工现状的详细分析得知2016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4901.8万吨,比2015年增加195.7万吨.增长4.2%。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451.1万吨.扣除远洋捕捞产量.负增长0.8%;海水养殖产量1316.7万吨,比2015年增加63.4万吨,增长5.1%;淡水捕捞产量242万吨,比2003年减少4.2万吨,负增长1.7%;淡水养殖产量1892万吨,比2003年增加117.7万吨,增长6.64%。在总产量中,捕捞产量1693.1万吨,占总产量的34.5%;养殖产量3208.7万吨,占总产量的65.5%。海产品产量2767.8万吨,占总产量的56.5%;淡水产品产量2134万吨,占总产量的43.5%。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38.7kg,比2003年增加1.5kg。按2016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总产值6702.4亿元,其中渔业产值3796.2亿元,同比2003年分别增长16%和14.2%。
由于国际水产品消费市场的拉动,中国水产品加工出口高速发展,加工企业数量快速增加.2016年达到8745家,比2015年增加458家。年加工能力1427万吨,比2015年增长9.3%;水产品加工总量1032万吨,比2003年增长13.2%。冷冻水产品和冷冻加工水产品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产量达到599.3万吨,占加工总量的51.4%。藻类加工品44.7万吨,鱼糜制品及干腌制品170.4万吨,罐制品14.4万吨,动物蛋白饲料168.3万吨,鱼油制品2.3万吨,其他水产加工品77.3万吨。折合原料,用于加工的水产品量为1382.3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28%。
水产加工业,原材料的采购好坏决定了成品的品质和终端销售价格。
水产原料的供应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并不稳定,采购时因无法界定其品质好坏而只能粗规格入库,因规格产地气候等其他因素导致的加工损耗率也不一样,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历史采购记录和依据判断,没有良好的采购计划和足够的原料库存,对公司生产和销售有根本性影响。如何对供应商的来料管理,成为水产加工行业的第一问题。
水产加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贸易行业。
其产线加工需要大量的手工劳动者,由于劳动环境、春耕播种等农务负担,导致其劳动者流动性大,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车间管理人员手工记录劳动者的计件数量,增加了很多人为的干预和误差,同时,车间管理人员记录完,于下班后逐一统计,统计完再上报给财务,由财务制成excel表格,计算出员工工资;生产的劳动效率和员工工资计算的时效性差。
传统的生产管理没有相对规范的管理流程和标准考核。
传统的生产管理没有严格统计计算原料的损耗率和产线的出成率,都是估算为主;同时以“同一时间内劳动者的产量多少”为劳动者考评方式。这不仅增加了原料的损耗率,且不利于劳动者的规范管理。从管理层的角度,只有事后数据支撑,即时管理决策难,历史数据无系统。决策凭主观意见和历史经验,数据支撑不足。
作为食品加工业,对质量监控和食品安全追溯的要求高。
传统的生产管理并没有严格的标准生产流程和标准生产规格,同时,也没有对原材料信息及生产过程信息进行追溯记录。
通过对水产加工行业现状分析的详细分析得知水产加工行业门槛低,随着国内外大环境的压迫下,水产加工行业的竞争压力巨大。要想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优化企业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降低成本损耗,同时实现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提高产品的市场价值差异化,是每个企业管理层需要去思考的,也是每个水产加工企业迫在眉睫的改革方向。
凯斯诺科技经过多年的行业经验与服务,通过对水产加工业企业的实际调研情况,分析了水产加工业的特点及管理难点,针对企业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及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设计了一个适用于水产加工企业的“智慧物联管理系统”,帮助水产加工行业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有前瞻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安全可靠的、适应现代化信息管理需要的智慧物联管理平台。 以上便是笔者对水产加工行业现状的详细分析了。
更多水产加工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水产加工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