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全球化发展与生态政治的关联,以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也是促进世界和谐进步的前提。当代全球化形势下,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主要是生态环境加重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人民群众要求改善环境的急迫性与环境治理长期性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我国生态政治的发展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以下对国内生态理论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城市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主要空间节点与物质载体,在生态文明语境里早已成为持续升温的关注热点。作为人类发展的理想与目标,生态城市已经成为现代人居、生产和环境相互协调的重大社会实践。2018-2023年生态养生旅游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作为科学问题,生态城市是包含自然科学(简称自科)与社会科学(简称社科)众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现代重大研究领域。现从四大趋势来分析国内生态理论发展现状。
第一,公民生态知识普遍缺乏。掌握一定的生态保护知识是公民进行生态保护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先导。但是,目前我国公民对环境知识、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却普遍缺乏,整体水平较低,已有的对生态知识的掌握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阶段。国内生态理论发展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呈现一高一低状态:即浅层环境意识很高,深层环境意识很低,这是典型的本能式的自我保护型的环境意识。
第二,公民生态保护参与度、践行度差。参与生态文明构建的主体就是广大的公民,但目前我国公民对生态保护的参与力度还不够。国内生态理论发展现状表明,广大公民愈来愈加关注生态环境,致力于解决生态问题,不过从微小的细节看来,有时候更多展现的是“知行不一”,并不能做到积极自觉地参加生态保护活动,不能真正把生态消费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在面对环境破坏的事情时,公民大多对自身没有直接关系的环境问题采取消极态度,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很低,一旦这些生态问题破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时人们才会采取行动。在面对他人生态破坏行为时,亦不能积极有效地制止。公民对参与民间环保组织不热衷,主动性不强,从侧面反映了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缺乏。
第三,公民生态法制观念淡薄。首先,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够熟悉。公民能够意识到环境法规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工作中的重要性,却只有少部分的公民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其次,公民缺乏基本的维权意识。公民在享受个人日常生活环境不受到损害与污染的权利时,同时也必须履行维护生态的义务。国内生态理论发展现状根据2013年度环境保护部开展的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研活动分析表明,接受访问的对象有45%左右在涉及环保问题时打过举报电话,不过其中对污染问题进行举报的不到一半。人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具有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不知道自己和合法权益已经或者正在受到侵害,个别公民即便知道,也没有依法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
第四,公民对政府的依赖心理严重。在我国,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从政策的制定到推行,再到有计划的组织公民进行生态教育,都是政府在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但公民一直处于被动角色,容易将自己置于生态保护之外,不能清楚认识自身对生态保护的作用。国内生态理论发展现状指出,一旦出现生态环境状况危机,第一反应就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没有做好相应的工作,管理、监察工作做得不到位。在随机的街边调查中问到“你认为现在城市环境恶化谁应该负主要责任?”有72.33%的公民认为政府应该负主要责任,仅有6.43%的公民认为自己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做得不够好。当被问到“你认为现在的雾霾状况的发生主要是谁的责任?”超过半数的公民认为是企业的不合理生产和排污造成了空气污染。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过分依赖政府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社会心态,直接导致环境保护的各种措施的实施效果。
总体而言,中国生态城市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三部分:一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其既为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前驱,也与生态城市研究与实践相伴而行,及时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二是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科学构想、建设目标与原则、规划设计与评价指标,还有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等;三是生态城建设方面,即狭义的生态城市研究,具有明显的产业或者地域特点,是生态城市探索的实践前沿。因此,此部分以中国生态城市研究文献时间分布为切入点,选取“城市生态”、“生态城市”和“生态城”作为文献检索的选项,探讨其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
更多生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