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国冷饮行业市场分析,随着夏季到来,冷饮销售渐起“蓬头”。细心的消费者可以发现一些品牌冷饮悄然提价,就算有些价格未变,也玩起了“曲线涨价”。而这背后的推手,则是物流和原材料的上涨。现对2016年我国冷饮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田女士近日在家门口的小卖部买了几支冷饮,结账时发现竟然要近30元。仔细看了一下账单,发现最贵的一个杯装冰淇淋要9元,而便宜的是东北大板,也要3 元。田女士表示,“1块一只的冷饮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基本都要3、5块了。以前奶提子才1块钱,巧乐兹2块钱已经觉得高级。现在都变成3、4块一支了。”
记者在龙蟠中路金润发超市的冷饮柜台发现,即使是大包装的冷饮,价格也并不比外面的小卖部便宜。奶提子15元一包,每包6支,算下来要2.5元一支,绿色地带13.8元一包,每包6支,每支要2.3元。而大包装冷饮的分量也渐渐开始“瘦身”。以往10-20支一包的渐渐改为5-8支每包,仅有一款小布丁 21元/箱是18支装的。
有消费者表示,单从每包价格上看,并未感觉涨价,但是买回去发现里面只有6支,而不是10支。此外,自己以前常吃的和路雪奶昔杯,从2.5元一路涨到现在的4元,分量也在悄悄变小。以前好像是90克,现在拿到手觉得好小,看了一下发现只有67克。
除了冷饮价格在悄悄涨价,中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增大。价格较高的杯装冰淇淋、进口品牌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
记者看到,除了哈根达斯、八喜等常规高价冷饮外,国产品牌伊利推出了甄稀系列冷饮,90克装的售价为9元一杯。此外,还有韩国宾格瑞、日本明治等品牌也进入中国市场。
在金润发,记者看到有消费者正在选购冷饮,其中有几位见到新品种的冷饮,都表示很感兴趣。有消费者拿起一包明治蓝莓酸奶雪糕放入购物车,“看起来不错,正好也在搞促销,尝尝。”
记者发现,多款“高大上”的冷饮如今已纷纷走起了亲民路线。33元一小杯的哈根达斯搞起了促销,26元一杯,40元一盒5支的梦龙也搞起了特价,最低只要29.8元一盒。八喜、明治这些“贵价”冷饮也有部分口味打出了促销标签。
记者对比了一下,明治蓝莓酸奶雪糕原价36.8元/盒,特价33.9元/盒,一盒有10支,一支只要3.39元。虽然每支只有46克,较其他多数品牌70-80克来算少了点,但是价格也较低,更容易让人接受。
2016-2021年冷饮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以往只在糕点中看到的“低糖”概念也渐渐出现在冷饮产品中,可谓一个新的亮点。伊利推出了“绿色地带”低糖雪糕,让平时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量的人们也不用再纠结,可以放心地吃冷饮了。
此外,“东北风”也刮到了南方。街边零售店里,东北大板越来越常见,由于奶味浓郁,很是受欢迎。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百年品牌马迭尔更是开起了冷饮专柜,以 15元/支的均价走起了高端路线。南京水游城购物中心的马迭尔冷饮柜台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冷饮销量还不错。尽管连日降雨,但是每天营业额近千元,周末的时候翻番。采访过程中,有消费者表示,早就听过这个牌子,买一根尝尝。味道虽然不错,但是15元一支的价格确实贵了点,偶尔买一根尝一尝,就当省了去哈尔滨的机票钱吧。
此外,哈根达斯推出了“杏仁豆腐”口味的冰淇淋、明治推出的“海盐荔枝”雪糕、和路雪联合奥利奥、德芙推出新口味和新吃法的冰淇淋等,也突破了传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尽管冷饮价格逐渐攀升,商家和厂家却都表示冷饮利润越来越低。
记者在家门口超市采访时,老板告诉记者,冷饮虽然售价高,但是并不赚钱。“便宜的你们不认,也进不到货,现在都是奶油雪糕、冰淇淋。雪糕进价越来越高,冰箱要费电,开开关关,奶油的还容易化,化了变形了你们就不买了。我一支冷饮也就赚你们几毛钱。”
广发证券研报显示,冰淇淋等冷饮是用海外进口的乳清粉和奶粉,便宜大包粉将锁定部分成本。伊利2015年年报显示,冷饮产品2015年全年收入40.98 亿元,较2014年同期减少1.86亿元,同比下降4.34%,虽然受材料价格下降以及产品结构影响减少成本0.90亿元,净利润增长了1.27个百分点。然而,与液体奶等产品比起来,冷饮的增幅依然较低。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目前冷饮涨价主要是因为原料成本上涨,二是物流冷链成本较高。
更多冷饮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冷饮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