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消费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属于易冲动购买的产品,在市场占领了一定的份额。未来,网络、大数据、O2O等为快速消费品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以下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竞争分析。
快速消费品(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简称FMCG)是指使用寿命较短,消费速度较快的消费品。一种新的叫法是PMCG(Packaged Mass Consumption Goods),顾名思义,产品经过包装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单元来进行销售,更加着重包装、品牌化以及大众化对这个类别的影响。
通过快速消费品行业分析,我国快速消费品30年的营销发展与变革,在发展过程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的中期,属于市场营销初期,主要依靠产品和广告来打市场;第二个阶段是从90年代的中期至2002年,属于市场营销成长期,主要依靠规模与销售渠道;第三个阶段是从2002年至今天,属于市场营销成熟期,主要依靠营销创新与品牌。在销售渠道分销模式上主要形成了四种基本模式:批发商分销模式、区域分销模式、直销模式和联合分销模式。
2016年我国包含包装食品、含酒精饮料、软饮料、日化品在内的快消品零售额为3.2万亿元,同比增长 5.1%,市场空间庞大。从流通渠道看,快消品的流通渠道总共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现代流通渠道,包括大卖场、超市、连锁便利店、品类专卖店;二是电商渠道;三是传统通路,即夫妻店,店主即店员,店面积大小不一,一般在200平米以内,主要销售食品饮料烟酒等商品。
截止2017年7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2017年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978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9821亿元,增长8.7%。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会稳中趋升(在10.5%-10.8%区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36.6万亿元人民币左右。
相比十五年前,如今多数快消品企业已经实现了渠道的全国性布局与较为充分的下沉,康师傅、伊利、蒙牛等快消品代表性龙头终端网点数量都超过200 万个,渠道分布遍及高低线城市与乡镇市场,企业渠道的充分下沉为消费品渗透率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当下我国消费群体主要以80、90和00后为主,这部分新兴消费群体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受过高等教育,消费观念超前,是消费需求升级的参与者和助推者。消费目的上,消费者购物不再限于解决温饱,转向追求个人发展、身心健康、感情升华;消费内容上,消费支出从基础生活逐渐向绿色健康、智能商品、高端商品转变;消费方式上,前置消费和网上购物逐渐平常化;消费场景上,购物地点逐渐从实体转为线上,从PC端转向移动端。
通过快速消费品行业分析,未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理念的发展,中国的快消品行业市场在四个方面拥有着越来越大的市场潜力,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四个方面便是:清洁品方向,形体塑造方向,健身服务方向,美容产品方向。
综上所述,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快速消费品市场之一,年消费率达25%,市场潜力大,竞争激烈。未来10-20年中,我国快速消费品市场会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增长势头,城市基础消费品渗透率的提升速度有可能更快,快速消费品产品概念提升品牌成为必然的发展。以上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竞争分析。
更多快速消费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快速消费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