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在移动支付渗透率的提升下,我国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综合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12.4亿元左右,以下是第三方支付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指出,我国第三方支付产业的起步早于银联清结算系统的建立,早期产生的区域性 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如首信易支付、环讯支付等,属于早期的互联网支付网关 企业。早期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是以网关支付为核心进行支付结算,支付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运营关键是具有较多的银行资源支撑第三方支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上银行的兴起使得第三方支付得以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产业布局指出,至2002年,各大银行逐渐建立起网络银行服务,向各自商户提供不同规范的 支付接口。商业银行的多级结构为商户和消费者的资金往来构成诸多不便。2002年3月,中国银联的成立解决了多银行接口继承的问题,地方银联有条件地向商 家提供多银行卡在线支付接口,使异地跨行的网上支付成为可能。
截止2018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12.4亿元左右,支付机构共发生网络支付业务(包含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量,以及支付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量,但不包含红包类等娱乐性产品的业务量)1579亿笔,交易额57万亿元,均创下季度数值新高,分别达2013年同期的31倍和16倍,并预测在2022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将接近550万亿元。
从增速看,2013~2018年,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交易笔数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3.9%,几乎每年翻一番;交易金额年均复合增长率82.0%,2017~2018年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45%左右。
从交易金额看,支付机构在数量级上仍显著低于银行,但亦呈稳步提升趋势。第三方支付行业产业布局指出,2013~2018年,非银支付网络支付交易金额由10万亿元增至208万亿元,与银行业电子支付金额之比也由0.9%提高到9.2%。
从竞争格局来看,从支付终端安装量来看,在不考虑微信支付的情况下,支付宝安装量占据市场80%的份额,其龙头地位十分稳固;此外,云闪付、翼支付的安装量占比均在5%以上,市占率也相对较大。
此外,从交易额来看,支付宝仍然稳居市场第一,2019年,支付宝继续推动用户与商户下沉,并提供“花呗”、“借呗”等差异化金融工具增强用户粘性,在一季度拿下了53.21%的市场份额;而微信支付则凭借各类春节红包使个人类交易规模维持在较高水平,并通过微信流量优势,持续渗透生活场景,市场率也高达39.44%。
目前,我国共有168家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预付卡企业,在第三方支付严监督背景下,预付卡细分行业的红利逐步消失:具有银行卡收单资质的非银金融机构在我国约有几十家,包括银联商务、拉卡拉、快钱等;还有第三类网络支付类机构,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固话支付和数字电话支付,以上便是第三方支付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第三方支付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