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超已从传统的平面B超(2维B超)发展到立体B超(3维B超)。后者不仅能使医生从各个角度观察到病人体内组织和器官的高清晰图像,还可将相关信息记录、储存下来,以便后期会诊。而彩色多普勒B超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胃与十二指肠内的溃疡情况,以及胰腺、前列腺、大肠内的病变程度。
但是,B超行业的发展远还没有到达尽头,还有许多工作有待于工程技术人员和医生联合攻关去解决。2017年中国B超行业发展趋势将如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以下一些方面的研究可能还会有较大的进展:
为了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进一步全面提高系统的性能,包括探查深度、空间分辨率、成像速率(帧频)等指标一直还是工程开发人员致力研究的目标。尽管由于超声在人体中传播时不可避免的存在声衰减、波束发散等问题,影响着系统性能指标的提高,但应该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这些性能指标还是有可能的。这方面工作的进展有赖于进一步对声束形成机理的理解,对现有系统中信号检测方法的改进,以及先进的电子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
数字编码/解码技术已经从雷达应用中移植到医学超声仪器中。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超声成像系统中,系统的“空间分辩力”、信噪比、与超声波的“穿透能力”之间是有矛盾的。采用数字编码/解码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对矛盾,它能在显著增加波束穿透能力的同时保持有较高的空间分辩力和信噪比。我国西安交通大学20世纪80年代即开展此项研究开发出超声伪随机码彩超。目前国际上虽然已有商品化机器推出,但其研究和应用还在深入。
我们回顾过去几十年,从超声回波中检测出幅度信息,到检测出多谱勒频移信息,进而检测出谐波信息。可以说超声回波信号的检测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的揭示隐含信息的历史。从B超,彩超,到谐波成象,应该说每一步都有一个飞跃。所谓隐含信息就是暂时未知的信息。可以预见新的隐含信息检测出来将会带来超声诊断仪新的突破。长期以来,已有大量的基础研究在寻找各种新的成像参数或组织定征的方法,我国高校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但这些技术大多还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完全的认可,因而使用的范围也非常有限。进一步完善正在开发的新参数的成像方法,并继续寻找更能反映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成像参数也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里的重要研究方向,最近以超声吸收,衰减为成像参数的超声成像系统已经问世;以弹性系数作为成像参数在研究了20年后,近年也推出产品,由此可见一斑。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B超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除了继续改进主流超声产品的技术性能外,随着超声诊断仪器产业的发展,超声诊断仪器已经开始从单一诊断设备演化为介入诊断的系统。例如结合射频、微波的介入消融技术,通过把血管内微型探头和微型气囊与激光消栓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在超声扫描的同时进行血管消栓手术等。
通过对我国B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认为,人们的医疗需求不会减少,近年来我国B超仪质量不断提高,前几年我国B超仪的质量已赢得发达国家医学界的普遍认可,越来越多的欧美国家医院会采用我国生产的B超仪。
更多B超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B超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