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3月18日-20日期间,中国北京举行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在大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携手德国博世集团发布了《借鉴德国4.0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整体处于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阶段。不同行业、地区和企业间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能力存在巨大差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报告提出,以实现智能制造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为宏观和微观目标,全面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工业4.0”由德国率先提出,其核心理念是:深度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的融合,在制造领域形成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关联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CPS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工业4.0相伴的是传统工业创新与转型,其实施过程是传统工业创新发展的过程,涉及制造技术、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方面的创新以及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从生产型制造转型成服务型制造,从初级要素投入转向知识性要素投入等。
据2017-2022年中国装备制造业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中国制造业整体上处于2.0到3.0过渡的阶段。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与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计算了2016年中国制造信息化指数。根据测算,2016 年中国制造信息化指数为 36.9,对标工业 4.0,正处于由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的阶段。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整体思路是包含“一大载体、双轨路径、三个阶段、四大支撑、五条措施”在内的“12345战略”。
课题组组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赵昌文介绍说:“一大载体就是以龙头企业为发起人形成的工业互联网综合体或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双轨路径就是以制造企业为主体推进的‘制造+互联网’模式和以互联网企业为主体推进的‘互联网+制造’模式并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全国性工业4.0协同推进平台并行等发展路径,解决眼前矛盾的‘问题导向’型战略与着眼于长远的‘规划导向’型战略并行等;三个阶段则包括‘补短示范和全面追赶’‘重点突破和缩小差距’‘并驾齐驱和全面超越’;四大支撑则是以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全产业链支撑体系和人才、教育、职业培训体系等为支撑;五条措施则包括组织保障、产业政策、创新政策、人才政策和国际合作。”
副主任隆国强指出,中国制造相关企业和中国工业是否能够成功转型升级,直接决定了中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并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未来10年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