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中国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细分垂直领域开始大展拳脚,其中音乐节更是在2016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不过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还有诸多阻碍困扰着中国音乐节市场的发展。
十年前中国音乐节数量是个位数,如今是三位数;十年前中国每年参加音乐节的人数总量超不过十万人,如今每年至少有数百万人次参与音乐节;十年前国内当红乐队的演出费大都每场一两万,如今每场能收一二十万的乐队已经不少;十年前音乐节都在北京扎堆,四环里也能办音乐节,如今恐怕只能到七环外办了,不过热衷举办音乐节的外地城市越来越多,应该也有百来个城市了……如今,到了2016年,中国音乐节更是迎来了火爆增长。
据报告大厅《2016-2021年中国戏曲音乐文化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统计,2011-2014年音乐节票房从1.61亿元上升至3.79亿元,很大一部分主办方急功近利,举办的许多音乐节都是对成功案例的一味盲从复制,带给乐迷太多同质化的表演和重复的艺人组合。2015年,由于上海踩踏事件,很多音乐节未获批,当年音乐节票房下滑至3.28亿元,直到2016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光是在五一期间,音乐节数量就从2015年的12个上升到了2016年的19个。
在综合音乐节更加多元化的基础上,垂直类别音乐节也在2016年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势力。例如草台回声CEO戈非就希望将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与音乐融合,并在西南地区举办了“反拍成都”小型音乐节进行尝试,并期待在今后能够扩大规模;十三月推出了民谣音乐节,总经理卢中强也透露将在2017年举办亲子音乐节,让音乐节中能有更多家庭参与,推广亲子互动理念。
据了解,2016年有近30场电子音乐节出现,例如风暴电音节、摩登天空的MYTH妙音乐节、MTA天漠音乐节和从美国引进的电子动物园等,电子音乐节数量占音乐节整体数量的20%以上,在综合类音乐节中,电音舞台也几乎成为了标配。而像国风动漫音乐节和酷狗萤火虫动漫电玩音乐节等动漫与二次元音乐节也得到了不少爱好者的关注,在音乐节整体占比中上升到5%。
爵士音乐节虽然并不是新近出现的细分类别,在中国也一直有JZ爵士音乐节、北山爵士音乐节和浓情静安爵士春天音乐节等品牌音乐节举办,但是因其音乐风格一直在国内不温不火,只在北京、上海与广州等地影响力较大,并没有得到全国性的关注。随着民众音乐品味的进一步提升,爵士音乐节将可能走出一线城市。
而在地方政府“音乐+旅游”的需求带动下,爵士音乐及世界音乐这两种类型都可能被带到更多的地方城市。例如,2016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国际游牧音乐节就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
另外,嘻哈音乐作为一种与街头潮流文化密切相关的音乐类别,因为国内外年轻一代的文化融合速度加快,也在中国拥有不少受众,许多音乐节加入了嘻哈舞台,摩登天空在去年底宣布成立嘻哈厂牌,广州草莓音乐节配置了MDSK嘻哈舞台,这些“大踏步”或将成为垂直的嘻哈音乐节在近两年诞生的契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音乐节看上去是一种比较热门的文化现象,但对于主办单位尤其是民营文化企业整体而言仍像是在走钢丝。户外音乐节作为大型活动同时接受公安与文化两个系统的审批与管理,不确定因素很多,令许多策划者或主办单位缺乏足够的筹备时间与运营周期。这是影响中国音乐节产业健康发展与专业化程度提高的最大的阻碍。
据了解,现在举办“大而全”的综合性户外音乐节的并不多,反倒是追求细分市场的“小而美”的音乐节越来越多,有侧重于民谣的,有侧重于电子舞曲的,还有专注于金属的、雷鬼的或者前卫实验音乐的……一来更可控运营风险更低,二来个性化突出更容易形成固定的追随者。
此外,由于中国音乐节大多没有没有能固定举办的场地,无法提前获得公安批文而缺乏充裕的筹备时间,因此发展情况并不容乐观。要想像国外那样有几十万人聚在一起摇滚的音乐节暂时还无法实现。
虽然中国音乐节市场发展还面临着困境,但随着人们对音乐的热情以及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改善,中国音乐节市场爆发将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