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己经覆盖到各个领域,方便着我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医疗”模式,让看病更方便。
从2011年至今,国务院多次发文推进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指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而目前全科医生的缺口仍然很大。根据此前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副司长诸宏明的数据,从2009到2014年,中国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167.6万,其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仅占16.8%,床位增加了176.6万张,但基层医疗机构的新增床位仅增13.8%。“现在全国满打满算也只有不到19万全科医生。比较理想的情况是,1万个居民拥有两到三名全科医生,缺口还是比较大。”
2016-2021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表明,互联网医疗被寄予厚望。国家卫计委基层综合处处长黄磊指出,一方面通过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辅助诊断等形式,可以推动优质资源纵向流动,使居民在就近的基层机构获得像大医院一样的优质服务;另一方面,通过远程教学、网上授课、网络带教等形式,培训基层的全科医生,帮助其提高能力和水平。
微医2016年马不停蹄在全国开出了十几家互联网医院,此次更将全科中心视为打造线上线下闭环的重要布局,下设全科、妇产科、儿科、牙科、中医科、皮肤科、心理科、检验科和医学影像科等,向上对接微医互联网医院。
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结合线下实体医院,对接资源,线下部分包括三甲医院、社区医疗中心和药店。而全科中心承上启下,每个省共建的互联网医院都与代表性医院成立了协同中心。向下对接社区卫生中心、药店、社区和写字楼的健康中心等网点。
过去医疗行业往往是被动医疗,只有患者生病了才会去医院,然而不少互联网医院,希望定位为“家庭的健康守门人”。即基于用户健康数据,来提供个性化的主动联系的健康保障和健康提升服务,这类似于欧美的家庭医生。
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是大势所趋还是空中楼阁?
廖杰远回归到用户需求解释:“现在有很多互联网平台,有的集中在咨询,有的互联网集中在挂号,有的集中在电商,还有比较多的集中在轻问诊。但老百姓需要的服务非常简单,首先要最了解我,如果我有哪里状况不对,你要能够第一时间告诉我,给我最正确的指引;第二如果我生了病,你们得帮我看好病;第三,支付保障,我用有限的钱维护我的健康,所以我们刚刚跟人保健康建立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实际上我们回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基本需求,也就知道我们该做什么了。”
谈到具体的做法,微医目前的做法较为明确。第一步是连接医院,第二步是连接医生,第三步连接家庭。真正的互联网医院就是能够连接每个家庭,缺一步都不可以,而且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把服务真正做透、做扎实。
经过五六年的发展,在移动医疗同质化严重,市场越来越饱和的情况下,2015年底至2016年,移动医疗进入“寒冬期”,业内开始思考如何更进一步将用户流量变现、探索更多商业模式。
移动医疗公司纷纷布局线下重资产诊所,相对于此前的轻资产线上运营模式,有了较大转变和挑战。
如丁香园从上线来问医生到丁香诊所,外界将此看作把2000万用户“变现”,创始人李天天此前对记者表示“谈变现还太早”。
一位业内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移动医疗在改善就医流程方面,可能差不多走到头了。微医不再专做挂号,丁香园搞起了诊所。除了死了的,活着的都在往医疗服务上转型。”
“走线下是目前互联网医疗没有办法的办法,只做线上深度不够,更重要的是无法变现。”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医疗服务大部分交易付费在线下完成,只做线上导流收入有限。“所以大家都希望做成闭环,切进交易环节,用手上的患者或医生资源,导入到线下诊所。”
“往线下发展只能说是互联网医疗进入新阶段的一种探索,不能说这个模式就一定是对的、能走通。”业内人士认为,其阻力在于模式和患者的支付意愿等方面,“问题在于此前的线下全科诊所并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线上没办法了就在线下试一下,说不定有机会。”
更多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互联网医疗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