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复,明确医疗机构以家庭病床、巡诊等方式开展的医疗服务,属于合法执业行为。北京市将在东城、朝阳、海淀、丰台四个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家老人上门服务试点,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居家康复护理等服务。
一直以来,“医生是否可以上门提供医疗服务”的话题备受关注。北京市自2011年起推广家庭医生,按照服务协议,家庭医生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然而由于相关的配套条例并不完善,在法律层面也处于模糊地带,不少家庭医生“不敢轻易上门”。而此次“医疗上门”服务的合法化,北京老人在居家养老时,享受上门医疗的“最后一公里”也将被打通。
上门医疗服务将在四区试点
据北京市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卫计委已批复,明确了以家庭病床、巡诊等方式开展的医疗服务,属于合法执业行为。就此,市卫计委还印发相关通知,对上门医疗合法性进行了明确。
从9月起,市中医局、各区卫计委按各自审批权限,指导所登记医疗机构做好有关服务方式等级和变更,并做好监督管理。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丰台区在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开展先期试点,制定《社区居家老年人家庭卫生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为辖区内高龄、计生困难等家庭中不能自理和半自理老人提供居家上门医疗服务。
在扩大居家上门服务试点上,该负责人称,已确定在东城、朝阳、海淀、丰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为居家老人上门服务的试点,制定试点方案,积极引导居家老年人与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签约,鼓励社区医生为重病、失能、部分失能等行动不便或有困难的老人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居家康复护理等服务。
明年试点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险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明年起,北京将启动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
此前,海淀已率先启动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以日常基本生活中吃饭、穿衣、睡觉、如厕四项基本生活能力为标准,建立了全新的失能标准。经评估认定和服务规划后,保险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将组织社会服务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居家、社区、机构照护服务以及亲情家庭互助服务、精神安慰、志愿者服务等其他照护服务。
该保险资金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照护服务机构缴纳互助基金三部分组成,政府补贴根据参保人年龄段由20%至30%不等,其中个人缴费不少于15年,政府补贴不超过15年。
“即将试点的是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与海淀区的商业险不同”,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作为具有社会保险性质的保险制度,带有强制性,保险费用将由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筹集,为失能参保职工和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
探访:社区医生上门服务是如何运转的?
上门医疗服务免费每次约半小时
20日上午10点半,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张辉,中医科医生朱莉,以及护士周怀瑾准备好了针管、一次性手套等工具,准备前往开阳里三区的一户家庭查看老人的身体情况。85岁的老人王志中(化名)患有前列腺癌,需要定期更换尿管。家住5楼且无电梯,让老人行动非常不便。8月份老人与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上门服务协议,每周张辉和周怀瑾都会按照约定的时间前往老人家里查看老人的情况。昨天按照老人家属提出的要求,他们请上了中医科的朱莉医生一同前去,为老人把脉问诊。
从社区卫生中心到开阳里三区小区步行大概需要8分钟,10点40分,三名医护人员带着医药箱来到了王志中老人家里。“老人家,我们来了,您先醒醒,然后平躺到床上来。”朱莉轻轻拍醒坐在椅子上眯眼的老人。随后,朱莉蹲在老人床边开始把脉问诊,“老人最近的大便情况怎么样?对话清楚吗?吃饭情况如何?”
与此同时,护士周怀瑾在一旁打开了医药箱,准备为老人更换尿管。朱莉把脉完毕后,周怀瑾把老人的旧尿管摘下,换上新的尿管。“把这里固定一下,不然老人来回动容易拽掉。”周怀瑾对家属说。接着,利用家里的衣架,老人顺利输上膀胱冲洗的液体。张辉则与家人沟通了老人的身体情况,并提醒家属预防老人长期卧床出现压疮,“营养也要跟得上,补充蛋白质”,并对家属提出的问题作了一一解答。
据王志中的儿媳说,以往每两周需要更换尿管的时候,她和姐姐就一起搀扶老人到社区医院去,“我们这儿五楼也没电梯,老人上下一趟楼特别费劲。”后来得知医生可以上门服务,他们立即提出了申请,并与社区签订了协议,“现在医生能过来家里换尿管,我们就方便多了,还给测测血压血糖,挺放心的。”
400名医护参与上门医疗服务
按照《丰台区医养结合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细则》,方庄、右安门、宛平、西罗园、丰台、蒲黄榆、长辛店七个地区选择辖区内的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为高龄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为此,丰台区将整合医疗卫生系统400个编制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支持其招聘符合要求的专业人员开展家庭上门服务。这意味着,将有至少400名医护人员参与到为老上门医疗服务工作中。
以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试点初期签约了20名老人,每次至少一名医生及一名护士共同上门,按照每位老人每周一次的服务频率,共有24位医护人员轮流参与该项工作。但申请的老人数量正在增加,张辉预计,今后每名医护每日的入户次数将达到至少3次,才能满足需求。
最高龄93岁常规照顾型需求最大
在已签约的老人中,最高龄的老人已经93岁。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尽管60岁以上老人就符合签约条件,但普遍签约的老人年龄在80-90岁之间。“这类老人出现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半自理的情况更多。”张辉说。
根据《实施细则》,上门服务的种类包含三种:“治疗型”,即诊断明确,需要在家里进行治疗的患者,比如输液治疗;“康复型”,比如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还有就是“舒缓照顾型”,在右安门社区签订上门服务协议的老人里,这类需求占到了90%。
“多数需要医疗服务的居家老人都是慢性病或者病后长期照顾的情况,比如更换胃管和尿管,定期测血压血糖等等,这些也是最占用照看人力的,当然也更符合居家养老的特征,用家庭病床代替住院治疗。”张辉说。
每名医护上门一次补助100元
在张辉看来,王志中这样的情况,就像把病床搬到了家里变成家庭病床,“家庭病床能够节约人力和金钱成本,很多身体不好的老人都选择住院康复,就算在社区住院,仅住院费就一天34块钱,家属还得寸步不离。”而社区提供免费上门医疗服务无疑减轻了经济负担和家属照看压力。
尽管不收取老人的服务费,但是丰台区建立了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奖励措施,按照治疗型、康复型、舒缓照顾型三种类型服务,每人每年2400元、2400元、4800元的标准,对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给予补贴。同时要求,治疗型和康复型患者每年不少于24次上门服务,舒缓照顾型患者每年不少于48次,即平均每周一次。为此,每年财政将投入800万元,平均算下来,每次入户服务医护人员可以有100元的补贴。
调查:社区医生上门难题诸多
社区医生上门诊疗多个难题待解
走访京城多个社区发现,部分社区医生并不出诊,有医生对上门医疗是否合乎法律存有困惑。
西城区某社区医院的一位医生说,按照《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须在执业范围内进行诊治工作,就社区医生而言,患者家中也算是其执业范围,但从法律层面来讲,其执业范围到底是否包括居民家庭、社区医生上门出诊是否合乎规定?这些问题不明确,导致很多医生不敢涉足上门诊疗。
此次市卫计委明确了上门医疗的合法性,但据解,在社区,上门医疗仍有多个难题待解。
部分社区医生不上门
7月下旬,据悉东城区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铁辘轳把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多家社区医疗机构,其工作人员均表示,为居民上门服务的仅为护士,医生不出诊、不开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社区医院医生太少,每天坐班收治的患者不断,没有出诊的空闲。而双井卫生服务中心的一社区医生则表示,很多检查设备医生难以携带,因此社区医院不提供上门出诊服务。
据我国现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相关编制标准,社区服务中心和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医师的编制原则按服务人数确定,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生,1名公共卫生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的比例按1:1配备。
“居家养老医疗服务需求巨大,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相对不足”,9月20日,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之同时存在的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实行绩效工资封顶总额控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积极性不足。
门出诊仅看简单病症
就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言,其辖区总面积达4.12平方公里,共48名全科医师,其中田宝金为出诊医生,除必要的医疗器械外,他每天出诊靠的是一辆自行车,因社区医院所辐射的辖区较大,每次出诊短则半小时,长则一个多小时。
田宝金介绍,受医疗环境与设备的限制,出诊主要是评估患者病情及看简单病症。
“一般建议患者尽可能在中心看病,仪器设备更齐全,家里条件有限,能看的只有轻微症状,譬如头晕恶心、感冒之类,带得动的仪器我们都带,可以为病人抽血、测血压血糖、做心电图等,但再复杂点的就无能为力了。”
正如田宝金所说,受限于家庭中有限的医疗环境,多家社区医院上门诊疗的范围极为有限,以护士上门打针输液为例,消炎药、生物制品等,多家社区医疗机构均表示无法上门注射。“患者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家中没抢救条件,所以能上门的药其实特别少。”铁辘轳把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名护士解释:“能输的一般也就是血塞通、血栓通、治疗腰疼腿疼的药物等。”
此外,医护人员上门注射还要符合一系列流程,譬如在正规医院注射过、或有相关转诊证明。
门诊疗有待控制风险
此外,上门医疗的风险也为社区医生们所担忧。
一位多年从事社区医疗的医生表示,上门诊疗的行为本身也带有一定的风险。“不可控因素很多。以输液为例,假设患者的输液时间为半小时,但社区医护人员因为患者多、任务重,不可能全程陪伴,能做到的只有有限时间内的观察及对患者的口头指导等,万一医生护士离开后,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了不良反应,怎么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又由谁来承担责任?”
20日,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北京将从老年人需求较高的项目开始,本着安全的原则,由易至难,制定《社区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目录》,逐步规范居家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规范等。
更多医疗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疗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