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虚拟消费银行卡活动日益增多,信用卡非法套现已经从此前的操作隐秘被堂而皇之地搬上台面,套现工具也不再是局限于POS机等基础刷卡工具,普通人亦可以在电商等渠道轻而易举地进行信用卡套现。近日,记者发现一些投机客利用银行卡在线支付活动漏洞套利,月收入竟高达上万元。小编在此告诫大家,要警惕套现风险。
低买高卖赚差价
近日,一则中国银行的活动告示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2016年1月1日-2016年3月31日期间,客户在银联在线商户,使用银联在线支付刷卡消费,单笔交易满100元立减30元,单笔优惠不可累积,每天限定4000名次,每人每月最多享受3次优惠。先到先得,送完为止”。可以享受该活动的卡种大概有6种,均为借记卡。
有投资客就利用这种银行活动进行套利。一名投机客称:“利用一些容易流通的购买物,如礼品卡,进行套利的收益非常可观。”
记者了解到,目前,银联在线支付7折,相当于100块钱白送30元,而一般的京东E卡100元的面值,在私下转手中大概回收价在9.7折至9.8折,也就是说,只要能够享受到银行的优惠,一笔支付就可以套现赚得27元,而如果手中卡较多,这其中的收益就会非常可观。
另外,申办特定借记卡仅需要5元工本费,如果是首张卡,可以申请免除年费。一位专职的投机客表示,只需要在每晚12点守在电脑前,在京东正常购买E卡,银行页面会自动减掉30元,付款成功后,拿到实体卡再进行套现即可。而一张卡一月只能享受3次的优惠也可以破解,秘诀就在于更改手机号。银行卡默认的是手机号一月限制使用3次,只需要在银行柜台办理手机号变更,就可以实现一张卡多次购买E卡套现。而在购买E卡的过程中,也要手快,大约1分钟时间,4000个名额就会被用完。
银行分析人士指出:“未来账户监管只会越来越严格,此前,对于客户信息,银行每年会通过央行进行征信检查一次,如果看到客户在多家银行开信用卡,且负债较多,就会主动降低客户的授信额度,而未来在征信检查费用降低的情况下,银行主动开展征信检查的频率会适当增加。”
警惕套现风险
信用卡套现,是指持卡人不是通过正常合法手续(ATM或柜台)提取现金,而通过其他手段将卡中信用额度内的资金以现金的方式套取,同时又不支付银行提现费用的行为。无论是对持卡人还是银行来说,信用卡套现都存在巨大的风险。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不真实的交易为基础进行套利的现象如果普遍蔓延开来,银行不能及时收款的数额将会增多,银行本身的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会被削弱,银行本身的安全性会受到威胁,进而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不利的影响。”
央行最新的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信用卡不良信贷规模持续增长。截至第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384.33亿元,环比增长13.93%,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32%,占比较第二季度末增长0.11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研究员游春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信用卡本身设计的用途是消费而不是套现。对持卡人来说,利用信用卡套现很容易陷入信用卡债务的黑洞。对银行来说,一旦资金的流动性出现问题,就容易造成信用违约,演变成银行的坏账。而且这种行为本身也是破坏市场的金融监管秩序和市场经营的行为。”
据了解,除了以上讲到的信用卡套现方式外,信用卡投机客利用免息期进行套现理财的方式还有很多。投机者大多用自己的POS机进行资金的套现,投资标的多为短期P2P理财或者京东小金库一类流动性较高的产品。以一人持有10张信用卡、一张2万元额度进行计算,20万元的理财资金收益也能有千余元。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套现资金被用于投资股市,这显然加大了资金风险。
“对一些利用免息期进行套现理财的持卡人来说,信用卡套现的风险尤为显著。”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利用信用卡套现理财有期限不匹配的风险。套现的钱是短期要求偿还的债务,是用来暂时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假如进行一些高风险投资,如今天买明天卖的短期股票市场投资,运气不好就容易被套牢,造成回流资金链断裂。
孙立坚进一步指出:“利用信用卡套现理财隐含风险不匹配的问题。对于个人来讲,用于消费的钱被用于高风险的投资会带来资源错配的问题。但从整个宏观的角度来说,信用卡套现投资会给国家的宏观调控带来负面影响非常大。首先,银行放出的消费信贷的数据有严重的水分,挂羊头卖狗肉,消费的信贷被用来做理财的投资。本以为消费信贷反映出的是消费带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没想到钱被用来做金融投资。此外,国家宏观货币的总量认为不会造成太大的金融资产泡沫的问题,但没想到它低估金融市场而高估了实体经济的消费能力,这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带来巨大的麻烦。”
不过,奚君羊和游春都认为,从宏观层面来说,由于信用卡的的透支额度是有一定限制,虽然套现的方式使得银行的信贷能够增加,但和整个宏观经济的总量相比,数量还是相对较小,信用卡套现的影响属于局部性的影响,还不至于造成对整个宏观性的影响。更多信用卡行业信息请查阅《2016-2021年中国中国银行信用卡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更多银行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银行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