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清爽的西瓜必然少不了。在人们尽情享受西瓜带来的清爽时,却有这样一条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黑心商贩把针头对准尚未到成熟期的西瓜,注射禁用食品添加剂——甜蜜素和胭脂红。一时间,人们谈“瓜”色变。
注水西瓜
这些“注水西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近日,相关权威部门给出了答案:此消息是网络谣言。虽然辟谣了,但是西瓜打针对人们造成的阴影一时半会儿挥之不去。这不禁让人想起了2006年波及全国多个省市的“艾滋西瓜”谣言。时隔8年,我们在打击网络谣言中遇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反思着什么?期待着什么?
打击网谣,法治亮剑
4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以诽谤罪和寻衅滋事罪判处“火极一时”的网络红人秦志晖有期徒刑三年,秦志晖当庭表示不上诉。今年以来,像秦志晖一样的多个网络大谣受到惩处,可谓大快人心。
如今,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问题,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势在必行,而治理网络谣言的法律法规也正在不断完善。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构成诽谤罪;编造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处罚。
随后,各地陆续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如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在去年9月27日审议通过《辽宁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条例(修订)》,明确规定造谣、传谣,情节严重者给予6个月停止联网、停机整顿处罚;北京市建立网络辟谣平台,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的传播。
对此,北京网络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秦瑞说,“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执法带来了动力。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论坛、微博上的网络谣言有所减少。”
有法可依是前提,执法必严是关键,打击网络谣言最终要依赖一线执法。随之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近年来,执法机关打击网络谣言手段不断成熟,执法不断规范,成效也日益明显。
网谣难禁,执法滞后
尽管如此,网络谣言还是屡禁不止,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
辟谣不及时,手段不恰当,容易导致网络谣言的爆炸式传播,治理难度也会随之大大增加。据了解,一些网站一般可以甄别出网络谣言,但往往只是直接屏蔽。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谣言的二次传播,但是这种简单直接的辟谣手段难以让人信服,甚至有可能会诱发新的谣言。
查证难、源头难追踪。网上信息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加上网络技术的难度,给查询、追踪造谣者带来困难。“我们网警往往只是核实本辖区的编造传播谣言者,但谣言却可能是在全国多次传播,谣言的源头未必在本辖区内,这使得我们追踪难、打击难。同时,我们基层的技术有限,打击网络谣言的技术难题经常难以克服。” 山东省郓城县李警官说。
行政有区划,网络无边界。也许某一地方在某一时间内有效遏制了某一网络谣言的流传,但是,其他地方战果如何呢?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尽管某一地方进行了打击治理,但是由于网络无边界,这一谣言仍然活跃在网络上。
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各地的区别执法。某些地方的执法部门对网络谣言的警觉性不够,打击手段简单,跟踪治理与区域配合水平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表示:“总体而言,目前在执法过程中,还缺乏长效机制,执法滞后现象比较常见。”
网络谣言的广泛传播,也离不开一些百姓的盲目。“很多时候,百姓只是看到朋友转发,以为是真的,也就不辨真伪地转发了,更不去考虑是否违法。”李警官说。
此外,有些网络谣言传播的背后,还有网络推手。他们主观故意造谣传谣,并利用百姓这种心态,使谣言广为扩散。
据宇博智业调查员调查 ,部分网络经营者把关不严,也是网络谣言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当下部分互联网运营商或管理不规范或为追求利益,纵容甚至主动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支持,导致谣言泛滥。
多管齐下,协同治谣
时至今日,打击网络谣言,仍然任重道远。“虽然我国在打击网络谣言的立法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持续推进仍然是一个长期目标。目前法规规定层级偏低,综合性、整体性较差,行政执法的协调性有待提高。”张新宝说,建立统一的法律,细化相关量刑标准十分重要。同时,还应加大网站的自律和对网站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对网络谣言的治理,要持之以恒,避免运动式执法、选择性执法。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是打击网络谣言的必由之路。
今年1月,北京地铁涨价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网传新的地铁票价方案是基准价加阶梯票价,5公里以内(含5公里)5元,之后里程每增加5公里加价1元,10元封顶。后来北京交通委出面辟谣,公布定价的方案、日期、程序等相关信息,地铁涨价谣言才平息。对此,秦瑞建议,“政府应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及时、全面地发布权威信息,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进而消除网络谣言滋生蔓延的土壤。”
在加强互联网建设方面,不少网民认为对于网络谣言的危害,互联网经营者应该承担连带责任,国家应该建立网站相关负责人的定罪量刑标准,在打击造谣、传谣者的同时依法惩处相关网站。针对这一看法,张新宝比较认同强化行政处罚责任和行业自律,尊重互联网运营者的合法权益,注重国家指导建设干净、有序竞争的互联网产业。
网民小赵提出,“我对于网络谣言的违法侵权行为认识很模糊,感觉国家在这方面的治理还非常专业,让百姓摸不着头脑。为此,建议国家加大治理网络谣言的法律宣传力度,引导百姓树立网络安全意识,防止因无知、盲目被利用。”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故,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更多宏观内容,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的《2013-2014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总报告》。
李警官说,“加强技术支持,追踪打击网络谣言的编造与传播,是网警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同时应该强化网络警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定期参加专业的网络安全培训,国家应该建立权威网络谣言信息库,打破区域限制,信息共判,协同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