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鞋产业目前有五个鲜明的“软肋”:缺乏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形成国际营销网络、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化水平不高。轻工业振兴规划细则中关于制鞋产业的相关内容应该围绕解决我国制鞋产业的五大问题展开。其中,笔者认为解决的关键是——提高制鞋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解决五大“软肋”的核心
中国制鞋产业的五个症结问题就像纠结在一起的五个环,环环相扣,相互牵扯。首先看中国制鞋业国际品牌打造方面。中国成品鞋习惯走价格优势路线:低廉的劳动生产力和原材料以及中国政府对于制鞋产业的一些利好扶持政策减少了中国鞋的成本,于是,低廉的价格成为大部分中国鞋在世界市场立足的法宝。较低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低端廉价的鞋款无法打造国际品牌并导致了中国鞋产品出口附加值低的弊端。附加值低让中国营销网络的搭建丧失了底气。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需要资金投入与较高产业意识的支持,而附加值低、利润低的中国制鞋产业处在世界制鞋产业的中低端,资金与产业意识都有缺憾,信息化建设成为少数资金雄厚的制鞋企业的特例。
鞋企信息化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鞋企管理的信息化,二是鞋企生产制造的信息化,主要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及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管理的信息化已被众多鞋企所接受。ERP等企业管理软件也在鞋企中得到一定普及和应用。但鞋企生产制造的信息化需要着力提高,这也是破解中国制鞋产业五大难题的核心。
以打造国际品牌为例。好的国际品牌首先要有好的产品为载体。好的鞋产品需要具备优良的鞋材、顶级的工艺、独特的设计,在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是把好的鞋材、好的工艺、好的设计结合成鞋产品的最佳途径。这是因为CAD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多项工作。在设计中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不论是数字的、文字的或图形的,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被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由计算机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可以快速做出图形显示出来,使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作出判断和修改;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图形的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和旋转等数据加工工作。CAD能够减轻设计人员的计算画图等重复性劳动,专注于设计鞋款本身,缩短设计周期和提高设计质量。而计算机辅助制造,即CAM,解决的是成品鞋的生产难题,让多变的设计快速高效地在实际的鞋类生产工艺中成为现实。所以说,CAD与CAM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国务院常务会议曾审议并原则通过《轻工业振兴规划》,这个涉及行业最广泛的规划包括农副食品加工、家具、造纸、文体用品、日化、塑料、玻璃陶瓷、家电及照明、钟表眼镜、建筑装饰业、制鞋业等45个大小行业。但因该规划涉及行业过多,有分析人士担心,规划内容过虚,许多政策不能落到实处。如今,很多行业的振兴规划细则相继出台并已贯彻落实。转型升级中的制鞋行业也希望能从规划细则落实中真正获益,得到长远发展。
更多制鞋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制鞋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