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冷行业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设备是中央空调、冰箱和实验室、工业用的冷水机,空调和冰箱属于极为普遍的家电用品,而冷水机则更工业化。我国制冷行业经过几十年发展,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由于制冷设备应用领域广泛,不同领域要求也各不相同。
随着各行业快速发展,对制冷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从目前看,我国制冷行业仍然主要存在三大不足。
一是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国产品牌默默无闻。
众所周知,压缩机是制冷设备的最关键部件。但一提到压缩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的谷轮,他们的产品质量过硬,在市场已深深扎下了根。而国内的生产企业,为了证明自己的产品好、质量有保证,总喜欢这样告诉用户:我们的产品采用的是美国谷轮压缩机。长此以往,在国人心目中已经有了这样一个概念,只有采用了国外压缩机的制冷设备,产品质量才有保障。而国产品牌的压缩机将更无“出头之日”。
二是制冷行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与国内其他行业一样,目前我国制冷行业高级技工人才严重缺乏已成不争的事实。老技工大多数已退休,新的技工人才又补不上来,这种“青黄不接”的现象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制冷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专家建议,企业应将那些有独特技能的老技工聘请回来,让他们带徒弟,通过“传、帮、带”,缓解我国技工人才不足的矛盾。
三是对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在工业领域中,我国制冷行业与国外接触算是比较早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建立了一些合资企业。但到目前,我国制冷行业的技术进步还远远不能满足其他行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尖端技术及产品仍不能自主开发。改革开放以后,大量进口产品充斥国内市场,而国内产品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技术更新和开发,原有产品的市场份额也逐渐被国外产品吞噬。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在技术开发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缺乏资金,“消化、吸收、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另外,国内企业大多存在短期行为,喜欢做见效快的事,而对投入较高,5年或10年后才能收到效益的技术投资往往不积极。在这方面,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差别相当大。
更多制冷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制冷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