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
人头马高昂的价格和“吉利”的广告口号,曾让一批批快速富有的新贵心动不已,更成为炫耀性消费的首选。以至于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中学政治课本里,都将这些人消费几千元一瓶的XO,作为奢侈浪费的反面教材。
对于这样的盛况,人头马集团不得不感谢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在1980年和1992年间,人头马集团以不同的方式入股并分别成立了两家酒业公司——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和上海申马酿酒公司,为这一巨大消费提供了保障。
其实在1989年以前,进入中国的洋酒品牌并不只有人头马,可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以后,人头马就成了洋酒的代名词,它利用初期的市场竞争真空,大胆地利用国内政策对仍驻留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的支持,迅速低成本抢占通路,并迅速扩大知名度,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洋酒市场的优势地位。
据曾经入职人头马的人士后来总结说,人头马的成功源于“入乡随俗”的营销战略。人头马深知刚刚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需要借洋酒以示自己的高雅。同时,为了适应中国人豪饮的习惯,人头马一方面保持着高雅,一方面也在做着改变。
人头马是干邑白兰地的佼佼者,经由“生命之水”(用以形容葡萄酒经双重蒸馏后所形成的葡萄原酒,色泽如清水般清澈通透)存放在小橡木桶内经长期陈酿而成。因而,洋酒的喝法自然与国情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为了适应中国民众的消费习惯,人头马放弃了一贯的高脚杯和先闻、先看、后品的程序,取而代之的是加冰干杯,结果自然是人头马的销量直线上升。
可是,人头马毕竟不是可口可乐,没有足够庞大的实力和广泛的受众面,也不能拥有这样庞大的消费量,因此,有人评价:“人头马洋酒正是以一个特殊的营销战略迎合了一个特殊的时代,更确切地说,是时代造就了人头马洋酒。”
转型
就在国人豪饮万余元的路易十三的时候,前法国人头马公司总裁杜明妮女士赴杭州视察市场,在亲见这一盛况的同时,也开始提高人头马在中国的售价。此举不仅符合品牌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符合消费心理。略高价格带来的品牌价值的暗示,更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为保证品牌的美誉度,人头马在提价的同时,此后的十多年,人头马在中国始终没有再投资建厂。
人头马的这些措施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源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头马开始认识到国人的洋酒消费心态,更趋于理性化和个性化,如果说10年前喝洋酒是赶时髦喝给别人看,那么现阶段的消费者则更多的是因为对洋酒文化的认同,希望从中领悟洋酒的文化内涵及其时尚、高雅的风格。
这也就造成了自2005年,随着关税的调整,以及洋酒消费观念的成熟,中国的洋酒消费出现了新一轮的增长。
此时,洋酒的消费区域发生了变化,市场由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向内地一二类城市延伸;消费途径除了最初的星级酒店,现在越来越广泛地进入酒吧、KTV、夜总会等娱乐场所以及超市、大卖场等大众渠道;消费群体由外国人、中国港台人士、政府官员、企业家扩充到新生的白领阶层和追求时尚的年轻一代,年龄在25至45岁,以男性为主。
面对这种变化,人头马也开始以时尚、年轻、有品质自居,拓展渠道,尤其针对年轻人和夜店消费场所。2008年新年刚过,人头马便在北京798的创意广场举办了“人头马VSOP用心跳”新品派对,并请来明星助阵,演绎人头马VSOP用心跳活动的精髓,在营销上渐渐重新回归大众传播,以谋求在激烈的争夺中占得一席之地。人头马似乎想放下一点其高高上昂的头,用多点的亲和去赢得更多的市场。
更多酒类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酒类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