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利川: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蔬菜产业大发展

利川: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蔬菜产业大发展

2009-01-01 13:44: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蔬菜是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主要副食品,其市场需求量大、周期短、见效快、比较效益高,市场前景广,是许多地方农民致富首选的短、平、快项目之一,正确分析我市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提高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对推动蔬菜产业化进程,发展利川经济具有积极意义,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来抓,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同时涌现出一批蔬菜加工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产业在市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色生产基地初步形成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已形成了以齐岳山、寒池山、石板岭、武陵山、佛宝山、团堡镇等为主的6大高山蔬菜板块基地,重点围绕“利川莼菜”、“利川山药”、山野菜、高山反季节蔬菜、中高档精细菜等五大拳头产品狠抓板块基地建设,取得实效。2008年,全市高山蔬菜播种面积44.2万亩,基地面积38.2万亩,涌现了远近闻名的高山蔬菜第一村(天上坪村),高山蔬菜第一镇(汪营镇)、高山特色莼菜第一山(佛宝山)、高山特色山药第一镇(团堡镇),还出现了规模1000亩以上大户8家,规模500亩以上大户30多家。

  (二)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逐步提升

  为加快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市农业局联合蔬菜农业企业,制定了“利川莼菜’’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和“利川山药’’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利川山药”、“利川莼菜”已纳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截止目前,利川市已获得蔬菜绿色食品品牌12个,已申报“三品’’认证蔬菜产品20个,已申报无公害蔬菜基地产地认定10 个,正着力于把利川高山蔬菜基地申报为全国蔬菜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申报面积40万亩。已建立省级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区20000亩(柏杨幺棚村 10000亩、汪营天上坪村10000亩),重点基地均配置频振式杀虫灯,加强农业投入品的严格监管。技术上推广施用有机肥,限量使用低毒化学农药,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全市蔬菜基地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三)生产经营模式逐渐改变,组织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快蔬菜营销队伍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初步形成了“营销大户+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合作体系。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培植蔬菜营销大户120家,在营销队伍中,营销大户自己拥有运输车的有38家。已有协会及专业合作社8家,合作社连接基地农户5000多户,10万余入,带动基地20万亩。如利川市蔬菜行业协会每年组织鲜菜销售10万吨以上,南坪乡蔬菜专业合作社陈勇等农民经纪人,年销鲜菜近15万吨。在加工蔬菜开发方面,全市已建成投产蔬菜加工企业15家,其中招商引资企业2家,国有企业1家,民办企业12家,年加工、营销鲜菜100万吨,加工产品60多个,实现年产值1.2 亿元,随着我市蔬菜龙头企业的壮大,提高了利川蔬菜产业在市域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同时也促进了我市蔬菜加工向精、深方向迈进,产业已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四)市场拓展基础良好,比较效益明显

  以市场为导向的产销格局基本形成,整合现有品牌资源,提出全力做大做强湖北省“蔬菜大县”这一品牌战略。近年来,市蔬菜产业领导小组每年组织相关人员到有关蔬菜市场进行产销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加快了市场拓展步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周边省会城市和以加工出口为突破的市场营销网络。并积极与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对加大利川蔬菜产品推介起到重要作用,市场拓展基础良好、空间巨大。一直以来,高山蔬菜总体效益理想,2008年,全市实现蔬菜总产值8.9亿元,平均每亩收入2300元,收入最高的达7000元。尤其利中盆地中高档精细菜如番茄、尖椒、大红椒,亩产均在6000斤左右,单价均在1.0元/斤以上,“利川山药”平均价在2.5元/斤,“利川莼菜”均价也在1.5元/斤,高山反季节蔬菜中包菜、白萝卜平均单产均在6000—10000斤,按照市场平均价0.3元/斤计算,种植两季,亩收入均在3000元左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明显。

  二、利川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大大超前,加工、营销环节相对滞后

近年来,我市蔬菜生产的步伐大大加快,产量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但加工企业少,蔬菜加工产品单一,加工技术和产品没有突破,蔬菜出售多为“原”字号产品,延伸增值能力低,生产效益不高。一是加工率低,加工档次低,产品大多是粗加工品,精、深加工少;二是龙头加工企业少,且规模小,加工设备陈旧,加工技术落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二)集约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
 
  目前我市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查,各家各户的蔬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难以保证市场蔬菜商品的一致性,也难以创名牌产品;而且,菜农卖菜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致使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不好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蔬菜产业的升级。

  (三)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

  由于蔬菜病虫测报体系、防治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着盲目用药、混配农药等“隐性违禁”现象,加上菜地缺乏轮作,病虫害防治难度大,蔬菜质量安全还存在一定的隐患。对上市蔬菜分拣、分级工作没有执行,蔬菜产品在外观、色泽、大小、鲜嫩度等质量指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气候对蔬菜质量影响较大,如暴雨、干旱等均造成产品质量差。菜农受利益驱使,产品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现象较普遍,产品质量标准执行较难。我市高山蔬菜以鲜销为主,保鲜、加工数量还不到总数的20%,本地蔬菜冷库虽有10个,库容也仅10000多立方米,与长阳高山蔬菜基地相比,他们基地面积20万亩,拥有冷库69家,库容达5万立方米以上,我们的差距还很大。蔬菜贮藏冷库建设滞后,大多蔬菜只能当天采收、当天外运,如遇蔬菜集中大量上市季节,市场风险加大、销售风险突出。

  三、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的前提下必须按照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原则和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进一步推进蔬菜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同时把工作重心放在建成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点、片建设上提高蔬菜产业的效益和整体生产水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指导蔬菜产业发展

  大力推进我市蔬菜产业化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在此次调研中感到,大多数干部群众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善于把握市场机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建基地、抓生产、拓市场、促销售,使蔬菜生产取得了较好发展。但是,也有部分同志对发展蔬菜产业化缺乏足够的认识,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认为发展蔬菜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不愿过多的去包揽,以至于导致在发展蔬菜产业中无所作为,错失良机。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发展我市蔬菜产业化的思想基础。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思想意识,清除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和一切依赖政府等思想障碍,把发展蔬菜产业化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市委、市政府应把重点生产基地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形成发展合力。精神状态至关重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是发展蔬菜产业化的切实推动力。要提倡和发扬争先创优、开拓进取精神,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扎实把我市蔬菜产业化的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发展蔬菜产业化,关系到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形成。因此,必须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原则。既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又要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既不能在市场商机面前犹豫不决,丧失机遇;也不能在一些必要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一哄而盲目行动。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把发展蔬菜产业化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不因领导人变更而变更,不因遇到困难而改变。

  (二)统筹协调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蔬菜产业化

  龙头企业壮大与否,是实现蔬菜产业化的关键。当前我市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不尽人意,有的甚至在萎缩退步。市委市政府要抓紧组织有关部门尽快研究蔬菜龙头企业的发展问题。对龙头企业在项目的申报,能源、交通、金融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对于国家和省里支持的政策性资金,要重点安排用于龙头企业的项目建设。有些项目要作为市级重点项目,统一调度实施。大力搞好招商引资,吸引外地企业来我市创办加工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尽快明确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要建立完善产业化经营利益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公司加农户的基本方式,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要指导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行之有效的利益分配方式,密切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三)提高蔬菜产品的科技含量,创国内外市场知名品牌

  认真抓好种苗和良种选育,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注重培养自己的科技力量,积极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搞好协作,瞄准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和蔬菜发展动态,积极进行蔬菜新品种的研究和试验推广工作,引进和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名优蔬菜新品种,建设优质品种示范基地。在巩固现有大棚、拱棚、地膜覆盖等技术的同时,着力发展温室栽培、无土栽培等技术。大力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生产新技术、新材料、新农药、新肥料,提升蔬菜产量、质量和档次。同时将创品牌作为蔬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品质优良、受消费者好评的名优蔬菜品种。加大蔬菜产品注册商标、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认定工作力度。 同时加大我市蔬菜品牌的宣传力度,扩大名牌效应,使国内外市场对我市的产品给予高度认可。

  (四)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

  农残留超标是我国现行蔬菜生产的一个特点,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也是制约我国蔬菜更大规模占领国际市场的要害所在。要实行蔬菜产业化,必须以商品蔬菜作为突破口,把我市的蔬菜全面推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因此生产无公害蔬菜是关键。一是必须在蔬菜生产环节堵住农药残留。积极为农民搞好服务,搞好土壤成份的检验,向农民推荐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从源头上保证蔬菜的质量。二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监测体系。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要加强检测,避免有毒蔬菜混入市场,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各乡镇要对农民种植的蔬菜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地进行抽查。三是继续完善无公害蔬菜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要强化对无公害蔬菜知识的宣传,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民开展无公害知识培训教育,大力推广杀虫灯、遮阳网、防虫网、生物肥料、农药等无公害控制性设施。

  (五)积极发展中介组织,加强销售队伍建设

  要制定和完善发展农村中介组织的政策和相关规定。发展农村中介组织,要坚持自愿、优势互补、形式多样、有利于发展蔬菜产业化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可考虑发展区域型、合作社型、公司型、协会型等类型的中介组织,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制、租赁制等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蔬菜行业合作组织,使之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协调价格、调解利益纠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建章立制,促进中介组织的规范化发展。工商部门要及时审批颁发营业执照,并在收费上给予适当的照顾;税务部门对新办的中介组织要实行一定时限的税收减免;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选拔一批头脑灵活、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农民担当蔬菜销售经纪人,对他们进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指导他们制定有效的销售策略,逐步建立起由农民组成的销售网络。

  (六)加强信息体系建设,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要充分利用蔬菜营销协会,设立蔬菜信息中心,逐步实现与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联网,做好蔬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反馈国内主要产地的生产状况和主要蔬菜批发市场的品种、数量、价格,以及国外市场的需求信息。通过建立比较完整的信息网络,使蔬菜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能够做到及时沟通和衔接。

  (七)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为发展蔬菜产业化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必要的资金支持,是推进蔬菜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对蔬菜基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我们要抓住国家对西部加大投资的有利时机,加快蔬菜基地内的水利、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提倡蔬菜生产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并对水利等设施实行有偿使用,调动全社会投资兴建基础设施的积极性。财政应从促进蔬菜生产发展的角度,对生产大户、新品种应用、科技推广给予一定资金支持。金融部门对积极从事蔬菜生产、加工、营销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放宽抵押贷款条件,鼓励蔬菜产业的发展。农业是弱势产业,蔬菜生产更具风险性。保险机构要根据国家对农业的产业保险政策,做好保险工作,解除农民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化的后顾之忧,促进蔬菜产业化发展。

更多蔬菜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蔬菜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