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碳酸饮料市场表现强劲,我国老牌国货碳酸饮料焕新仍需时间。目前大牌碳酸饮料公司被迫寻找两全之道,产品研发一系列减糖操作。各大品牌纷纷想尽办法清零“有健康争议”的成分,从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到增稠剂、香精、色素、甜味剂等,饮料的终极方向似乎朝着纯净水一路狂奔。
随着碳酸饮料市场面临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需求的增加,制造商将开发提供更健康成分的碳酸饮料新产品,以及新的口味创新。
由于疫情迫使人们减少了外出消费,这给碳酸饮料类别带来了挑战,各品牌正在尝试在健康和放纵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随着对软饮料的需求在2020年激增后有所回落,软饮料生产收入预计在2021年下降。2022-2027年中国碳酸饮料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21年12月中国碳酸饮料产量为213万吨,同比增长5.84%;2021年1-12月中国碳酸饮料累计产量为2337.3万吨,同比增长18.22%;2015-2021年中国碳酸饮料产量2017年跌至最低,此后逐年递增。
尽管出现了这种下降趋势,但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一直在增加。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选择含有关键有益成分的饮料,如胶原蛋白、益生菌,或用果汁而不是人工甜味剂增加甜味的饮料。
消费者转向了对健康产品的需求推动了碳酸饮料生产创新的转变。最值得注意的是,非酒精饮料越来越受欢迎,已经促使消费者转向具有额外健康益处和滋补功能的饮料,很多这些新的功能性饮料都注重益生元和益生菌的肠道健康。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包括在家工作和学习在内的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为碳酸饮料创造了新的机会,各品牌也开始转向创新,以帮助维持这一势头。报在疫情之前,作为最大的非酒精饮料类别,碳酸饮料就显示出复苏的迹象,出现了小幅增长,超过390亿美元。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创新推动的,而创新旨在减轻该品类不太健康的标签。
尽管非酒精饮料市场竞争激烈,但品牌的力量和消费者的奉献精神是显而易见的:超过一半的美国成年人每周多次或更多地饮用碳酸饮料。碳酸饮料类别也出现了很多创新。但分析人士预计,未来几年,创新不会大幅改变碳酸饮料的细分市场份额。
近两年,凭借国潮东风与文化自信,国产碳酸饮料老品牌销量有了明显上升。2020年国内碳酸饮料产量达到1971.3万吨,同比增长6.8%。在国潮风和无糖化、多元化的消费趋势下,国产碳酸饮料行业正在迎来复苏。2022年上半年国产碳酸饮料销量对比去年同期增幅超过150%,2022年7月销量同比去年同期增幅超过210%。
老牌的国产碳酸饮料正通过各种全新的方式回归。国产老字号冰峰饮料在2021年7月开启了IPO之路,虽然其在2022年5月撤回了申报材料,但也在老汽水品牌们“复出”画卷上添上了浓重的一笔。根据招股书,冰峰的四款主打产品,在2020年销量合计达2.92亿瓶/罐。
亚洲碳酸饮料在2022年开始进军全国市场。为满足产能,亚洲碳酸饮料投资4亿元打造肇庆新工厂,预计在2022年底投产,2023年满产。2019年中国碳酸饮料市场规模为849.6亿元,预计至2024年将达到1082.4亿元。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想要在如此大的市场当中分得一杯羹,最重要的仍是要进行产品创新。
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的原料,现代化创新的添加剂,都是产品创新的突破口,特别是前者,国货相比外资品牌更能建立产品优势,同时国内消费者也有更高的认可度,应该成为国产品牌的重要发展方向。元气森林开辟了无糖气泡水时代,但在两乐盘踞的腹地,想复制这种成功可能有点困难。毕竟,两乐也没闲着——它们的无糖可乐正保持着相对高增速。在无糖推进上面,百事与康师傅的高层,达成高度一致,线上线下整合非常紧密。中粮可乐大股东中国食品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碳酸饮料业务实现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无糖碳酸饮料(可乐在内)的增速超过50%。
碳酸饮料开始健康内卷,Z世代成尝鲜消费新群体。国产可乐的复兴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但在当前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下,再有国潮光环加持,也许这一进程有望加速。
以上就是碳酸饮料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更多碳酸饮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碳酸饮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