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我国东北核电站2022年市场运行电量达到372亿千瓦时以上,当下核电站全面响应市场需求,加强核电安全生产。2022年我国增强技术自信,持续发力设备可靠管理,为中国核电集约化管理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核电是国之重器,核电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22年4月,我国核电机组已安全稳定运行累计300余堆年,未发生过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2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总体安全业绩良好。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世界核运营者协会(WANO)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核电机组的运行指标中80%以上优于世界中值,70%以上指标处于国际先进值区间,且呈持续提升趋势。启动2019年“媒体核电行”活动,希望发挥媒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核安全观,深入开展全民核安全教育,促进核电安全、高质量发展。
据2022-2027年中国核电站控制阀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介绍,由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国防科工局联合启动的2019年“媒体核电行”活动,将以“核谐共生”“绿色核能”“核你在一起”和“国之重器”为主题,邀请记者团前往秦山、宁德、海阳、红沿河、大亚湾、台山、福清、三门等核电基地现场采访,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走进核电。记者了解,各核电企业也将组织公众开放活动,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各核电企业官方渠道预约参观核电厂现场。
红沿河核电站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4台机组采用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R1000核电技术,于2016年9月全部投产商运。二期工程(5、6号机组)于2015年开工建设,采用中广核全面升级的ACPR1000核电技术,实施了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非能动应急高位冷却水源、非能动堆腔注水等38项技术改进,具备三代核电技术特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此次随着6号机组具备商业运行条件,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超过671万千瓦,成为我国目前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
据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廖伟明介绍,红沿河核电站二期工程始终坚持以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环保零处罚、行为零违规的“四零”为目标,精细化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自项目开工以来一直保持安全生产零重伤、零火灾、零辐射事故,连续5年获得核电工程安质环标准化及国际标杆评估“双八级”,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5、6号机组使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和睦系统,拓展了国产设备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应用。
红沿河核电站6台机组年度发电量可达480亿千瓦时,约占辽宁省全社会用电量的20%,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等效于减少标煤消耗约145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993万吨,相当于种植10.8万公顷森林。
在安全稳定提供清洁电力的同时,红沿河核电站不断拓宽核能应用边界,积极推进周边社区的核能供暖项目。2022年3月9日,红沿河核电站与国家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签署了《核能供暖示范项目建设运维合作协议》,我国东北首个核能供暖项目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2022年4月6日,核能供暖项目工程正式开工,计划于今冬供热期实现对周边红沿河镇的供暖,先期规划设计供暖面积24.24万平方米。按照先期供热面积,该项目每年将减少耗煤量1.2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万吨、烟尘200余吨、二氧化硫60余吨、氮氧化物80余吨,环保效益显著。
核电站热效产能2022年得到提高,目前相对于传统煤炭获取蒸汽,核电大大降低蒸汽生产中的碳排放。在全面商运后的新阶段,红沿河核电站将积极履行企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清洁能源优势,保障核安全万无一失,为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核电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更多核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核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