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基础教育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万亿。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中产阶层崛起,社会教育需求的个性和多样化将持续推动民办基础教育的崛起。中国民办基础教育市场归属于学历教育体系,涉及的教育阶段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及高中教育。
基础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战略地位,坚持公共财政优先投入,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民族复兴筑牢稳固根基。
我国基础教育的短板在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这是地处重庆大山深处的石柱中益乡小学,孩子们正在上英语口语直播课。如今,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联通了外部世界,音体美设施和科技馆也一应俱全,可就在十年前,这里连一台像样的电脑都没有。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曾辗转3个多小时来到石柱中益乡小学,他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中益乡小学的十年巨变是我国乡村学校全面改善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超2959亿元支持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2022-2027后新冠疫情环境下中国基础教育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评估报告指出,截至目前,全国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要求,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强力推进的控辍保学让义务教育辍学学生由60万人降到不到500人,到2021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
而在城市,教育也向着更加公平更加优质迈进,校际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成都青羊区石室联合中学蜀华分校十年前还是一所老百姓都不愿意去的薄弱学校,通过和名校的集团化办学,如今已成为一所颇具口碑的九年一贯制新优质学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近70%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经费总投入翻了一番多。我国基础教育从学前到高中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2016年的不足68%已提高到87.78%,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85%提高至91.4%,我国基础教育从“有学上”步入了“上好学”的新阶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促进基础教育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重向全面育人、综合育人转变。
2021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实施,进一步助推基础教育向育人本质回归。课外负担和作业负担得到有效缓解,各地中小学在规定时间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迈入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已进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做好基础工程,筑牢强国伟业的教育根基。
“新时代教育内涵、外延都越来越丰富,增加了心理、科学、劳动、思政等专职学科教师,增加了午餐午休、课后延时服务等,教师工作量随之增大。深圳教育最核心的教师资源配置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市政协教育界委员邓少勇、吴东平、罗灿等联合提交提案,建议深圳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经验,优化中小学师生比,支持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
提案认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需要“小班化”和合适的“师生比”。以小学为例,教育发达国家都是20至25人小班额,芬兰20人以内,北京、上海班额35人左右,师生比1:13;广州、成都班额40人左右,师生比1:15;深圳班额接近50人,师生比1:19,师生比过低。
该提案建议,利用“先行示范区”建设机遇,向上级部门申请相关改革事权,深圳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施单列管理,按标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探索建立编制统筹制度;所有新建学校新招老师借鉴推广成都“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的“两自一包”政策,实现教职工由“编制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充分考虑高中选课走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等实际,多措并举将我市中小学教职工基本编制上浮10%。
分组讨论上也有多位委员关注教师群体。市政协教育界委员王翔注意到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深圳将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78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个。在此基础上,她期待深圳的幼儿园能够形成自主健康的发展环境。她表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薪资待遇是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幼儿园教师行业、提升幼教整体学历水平、留任优秀教师的重要因素。
市政协教育界委员贾建国则对报告中提出的教育医疗增量提质计划十分关注。他表示,教师是落实“双减”政策,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主体,在教师正常教育活动之外,应避免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活力的任务摊派。他建议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各相关部门联合建立课后服务资源共享清单,建立教师课后服务负担监测机制,开设教师负担反馈渠道。
更多教育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教育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