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尚处于扩散阶段,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将2020年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部分地区延长至2月中旬。复工延迟,再加上疫情导致的国际贸易环境影响,中国科技制造业短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由于武汉是疫情中心城市,湖北尤其是武汉本地的制造企业首当其冲。由于大批返乡人员无法按时返工等原因,整个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产能欠佳,需求侧亦由于疫情导致线下消费萎缩而导致相应制造业产品下降。
“武汉是联想制造的大本营之一,武汉产业基地是联想全球目前最大、最先进的自有工厂。”联想集团MBG中国区制造高级总监齐岳此前告诉记者,“从另一个意义理解,每一台联想手机都经过了武汉基地。”
去年7月,武汉工厂下线了第1亿台智能手机,这是联想智能制造继2018年在合肥下线第一亿台个人电脑之后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不过如今,武汉“生病”了,扎根武汉的联想集团也难免受到影响。
“复工延迟,再加上本次疫情的最前线武汉是联想制造的大本营之一,这些因素将不可避免地给联想带来短期的生产滞后。”联想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
除了联想之外,全球显示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也在武汉当地倾注了心血。据记者介绍,京东方武汉10.5代TFT-LCD生产线已于2019年12月量产,当前正处于产能爬坡和良率提升期。
“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生产相关资材供应面临一定压力。”京东方方面表示,“在此背景下,武汉10.5代线将进行月度生产计划调减,预计产能释放进度将有所放缓,由此可能会进一步加剧2020年全球超大尺寸显示屏供需关系持续紧缺局面。”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小泽秀树则表示,除湖北省外,所有佳能中国机构的现场复工时间为2月10日,但其武汉分公司的复工时间则根据当地疫情发展情况而定。
“目前根据中国以及各地方政府相关的政策,有些佳能在华的工厂还处于不能复工的状态,虽然现在没办法预计对实际业务的影响程度,不过今后随着生产的恢复以及物流运输的开始,我们也会确认具体对业务的影响。”小泽秀树指出。
此外,根据《2019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是武汉市的三大支柱产业。这也就意味着,武汉的制造企业复工延迟,电子、汽车、医药等相关联的产业链可能会面临一定紧缺风险。
除了武汉本地企业,全国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企业也将受推迟复工的影响。受疫情影响,包括三星电子、LG电子在内的企业宣布暂停部分在华营业生产。2月4日消息,三星电子在华最大规模的卖场三星旗舰体验店(外滩)将暂停营业至2月9日,其他卖场也将根据疫情另行决定。
自上周末起,位于南京的LG化学电池工厂和LG显示器模块工厂全线停产至2月9日,LG化学北京、广州偏光片、天津汽车零部件等工厂也已停线。目前,富士康也停止了在中国内的生产,暂定于2月10日恢复生产。富士康若持续停工,将可能导致iPhone供应量不足。
SARS疫情发生当年(即2003年),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不仅大于当年服务业贡献,也大于邻近年份制造业贡献,说明制造业在疫情发生后对经济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
同时,制造业占比高的城市在SARS疫情后复苏的更快,效率更高,表明制造业在城市发生疫情后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显然,稳定制造业尤其是广大的中小制造企业,就是稳中国经济。
一方面,正如曙光公司所言,这段时间对企业来说是危机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是企业苦练内功的好时机,如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与流程;构建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做好产品,将产品做到极致,为客户创造价值;加大企业运营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注重协同创新等。
有的企业甚至找到了新的市场机会。比如,芜湖拓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超认为,“此次疫情让我们见证了服务机器人在特殊时期和特定场所的巨大应用市场。在紧急情况下,服务机器人可以提供有效支持,避免人员间直接接触,为特殊情况的应对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政府则要做好托底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苏州、北京已经出台相关措施,以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针对疫情发展以及可能对制造业带来的影响,专业人士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要在保障安全、满足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有序组织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尽快复工,一些自动化水平较高、疫情较轻的地区要下大力气去促进企业复工,千方百计保障劳动力和原材料供给。
二是,要特别关注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企业的困难,他们的资金储备等抗风险能力较低,在政策层面要从金融、财税等各方面给予支持。
三是,宏观政策也应根据疫情冲击程度适当采取对应措施,比如货币政策要适当增加流动性投放,使得企业在复工后有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同时,针对防疫措施暴露出来的基础设施、民生设施和物资储备等方面的短板弱项,要现在开始进行相应谋划,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投资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并对经济进行理性刺激,从而给制造业企业营造市场需求的空间。
我们要看到,疫情之下,制造业更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给制造业尤其是广大中小微企业更多政策支撑和扶助,共渡难关,乃是当务之急。
更多科技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科技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