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生鲜电商新模式不断涌现,但到了年末,呆萝卜、秒生活和我厨等生鲜电商相继出现倒闭或者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多家生鲜电商不断被爆出陷入困境。
生鲜电商一直被认为是电子商务市场的蓝海。随着竞争加剧,生鲜电商行业正在进入洗牌期。不过,巨大的市场潜力下,一些生鲜电商也面临着生死的考验。12月11日,记者登陆主打净菜配送服务的生鲜电商我厨官网和APP发现,均已暂停服务。目前,官方留下的联系电话和客服专线或是暂停服务,或是无人应答。
我厨的运营主体为我厨(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份,注册资本约9172万元人民币。公司由易果生鲜的运营主体上海易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公司最终受益人为易果生鲜联合创始人金光磊。
在此之前,多家生鲜电商经营也已出现危机。11月底,诞生于安徽的生鲜电商“呆萝卜”因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货款,陷入关店风波,千余家门店歇业。几乎在同一时间,生鲜电商“妙生活”关闭了在上海的所有门店。
生鲜电商倒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损耗大。虽说生鲜商品的毛利率很高,但由于产业链太长,包括种植、选品、包装分拣、物流、损耗和营销等环节,便直接导致产品的损耗大,利润降低。因此,缩短供应链是其解决之道。通过缩短供应链,来降低损耗,节约成本,才能够提高渗透率,从而真正获利。
对于生鲜电商来说,有保证的供应链渠道,才能让消费者买到具有高性价比的商品。但目前众多生鲜电商平台在产品种类、服务体验以及配送方面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一味靠“烧钱”培育市场难以持久。
在2016年以前,由于投入大、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客观原因,冷链产业表现一直不温不火。自2017年起,我国多部委陆续出台政策,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同时,随着新零售模式的出现、生鲜电商行业的快速崛起,冷链产业迈入高速发展期。
2018年中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到1.89亿吨,较2017年增长4127万吨,同比增长21.4%。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达到2886亿元,较2017年增长336亿元,同比增长13.2%。
眼下,冷链物流已经成为各方巨头与资本争相追逐的对象,催生出一批具备全国性服务能力的冷链物流企业。记者发现,布局冷链赛道的玩家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实力雄厚的电商平台,如阿里、京东、苏宁等,依靠背后强大订单量和数据支撑自建冷链物流;第二类是顺丰、中通、圆通等快递巨头,基于自身在物流运输网络方面的深厚底蕴进行冷链布局。还有一类则是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平台,如鲜易供应链、九曳供应链等。
2019年以来,一批行业头部玩家在冷链产业上动作频频。比如顺丰和美国物流巨头夏晖宣布成立冷链物流合资公司,京东物流正式推出京东冷链品牌,并与中国国际货运航空开始了一项全球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合作,阿里巴巴的冷链物流版图上再添驯鹿冷链,背靠腾讯、阿里巴巴的O2O餐饮配送平台美团、饿了么也开始布局短途冷链。
从行业格局来看,2019年是生鲜新模式企业从供给井喷迈向存量竞争的关键年份,一方面,社区生鲜新成立的企业数量2019年陡降至1家,部分显现出行业供给的企稳,另一方面,尾部的生鲜电商企业在2019年年末陆续陷入经营困境。尾部企业开始洗牌,而头部企业持续融资、跨区互相渗透,构成当前生鲜到家格局的核心特点,2020年将成为头部企业之间正面竞争之年。
更多生鲜电商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鲜电商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