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红高粱市场逐步成熟,红高粱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当前,国内外红高粱深加工研究发展很快,除传统的用作主食、酿制白酒、啤酒、做饲料等外,还对红高粱的多种加工用途进行探索。以下对2023年红高粱行业前景分析。
据2022-2027年中国红高粱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了解,国内红高粱下游主要分为种用及食用、酿造工业和饲料行业。其中饲料领域消费占用最多,为75.5%;其次为食用消费,占比达12.6%;酿造用高粱仅为10.8%。
红高粱是中国的铁秆庄稼,有5000年历史,也是世界四大谷物的“老四”,可以蒸饭、煮粥,磨面可以蒸食、贴饼子。红高粱为粗粮,口感不太好。红高粱行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分布很广,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唯有东北高粱以品质上乘而著称。现从五大发展对策来分析2023年红高粱行业前景。
浙江省用于酿酒的红高粱品种有农家种和外省引进的杂交种。农家种对当地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穗子长,穗型散,抗病性强,品质好,但产量较低,种植面积小。杂交种品质不如本地红高粱,但产量高。针对目前浙江省农业生产中的杂交种类型日益增多,一方面应加强引进品种的适应性和抗病虫性筛选,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农家种的优良特性,通过杂交转育的方法,培育产量高(子粒容重大)、品质优(支链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适中)、抗性强的符合浙江白酒酿制加工企业要求的红高粱新品种。
用籽粒酿酒是浙江省红高粱的主要加工方式。科研院所应深入企业,调研企业对品种和技术的需求,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形成产学研密切结合,创新育种技术路线,实现红高粱酿酒专用新品种的选育。同时,要改变一家一户零星种植的局面,以酿造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在市场利益驱动和政府有效引导下,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牵头,建立红高粱生产基地,形成“企业+科研单位+乡政府+种植业合作社+种植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实现红高粱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例如,开化县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新模式,以“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农业示范区+农户”等多种方式建立大溪乡订单红高粱种植示范基地,大力打造大溪边红高粱小镇,大溪边乡已种植红高粱超过200hm2,不仅成了当地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的“网红”产业,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名片”。
针对浙江差异明显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点,应积极摸索不同红高粱种植生态区的良种良法配套,建立有机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包括:(1)引进和筛选适应不同生态区的品种;(2)摸索和建立适应浙江省不同红高粱种植生态区合宜的种植密度、高效的肥料施用、适宜的播种日期、有效清除杂草的方法、经济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等配套栽培技术规范,发挥增产优势;(3)针对播前整地、施用、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杂草的防治及收获等过程中劳动力消耗大,种植成本高等问题,科研院所应加大投入,研发相应的农业机械,以便种管收脱全程机械化,实现品种和机械的配套,促进红高粱机械化生产的快速发展。
为了提升浙江传统酿酒企业产品的竞争力,酿酒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原料的重要性,以高效优良红高粱专用品种的利用为主。为获得高标准原料和解决品牌质量支撑问题,酒厂、种植企业(大户)、研发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应通力合作,因地制宜在不同生态区建立自有化酿酒专用红高粱示范基地,开展红高粱种植新技术的田间展示,充分利用报纸,网络,新媒体宣传红高粱种植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领红高粱产业的发展。泸州老窖在川南打造酿酒专用有机红高粱基地,作为其高端产品“国窖1573”的专用原粮,农民也从中受益。另外,知名酒企如山西的汾酒、陕西的西凤酒、内蒙古的河套酒业等纷纷在当地建有或者正在建设专用红高粱生产示范基地,此举既有效解决了酒企原料供应的问题,又大幅度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红高粱全身都是宝,有多种用途。籽粒不仅可以酿酒,还可以做粗粮;秸杆能编织晒箔,做建筑材料屋笆;穗柄细而长,可做锅盖、馍盘以及针线箩筐等;穗子可做扫帚;叶片青贮是牲畜优质饲料;红高粱还可用来生产乙醇。科研单位和加工企业应加强红高粱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红高粱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加工滚动增值。
政策助推红高粱全产业链发展,我国红高粱种植市场有序铺开。2022年东北高粱再生长期间前涝后旱,质量容重均较2021年粮源较差,质量好的粮源剩余不多。国产高粱的价格受玉米价格影响较大,中小型贸易商出货积极性增加,但市场大多有价无市,少有成交。
以上就是2023年红高粱行业前景的大致介绍了,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