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和棉纺织工业的工业原料,产业链涉及棉花加工、流通、纺织、印染、服装、出口等多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进行棉花行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已是全球第一大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总产量和单产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北纬 18 度-49 度,东经 76 度-124 度之间。范围东起辽河流域和长江三角洲,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西纵横4,000 公里以上;南自海南岛崖城,北抵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南北绵延3,000 公里。
棉花行业分析表示,2016 年,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为 180.52 万公顷,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53.47%;新疆棉花产量为 359.40 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7.27%。棉花种植面积在新疆地区的转移和集中,更有助于新疆当地棉花种子企业扩大其市场份额。
通过对棉花行业现状分析,在机械化水平不变、农资质量等同的情况下,棉花产量主要取决于播种面积及天气情况,考虑到天气情况变动的不确定性,我们一般参考棉花播种面积指标判断棉花供应情况。理论上本年度植棉收益将作为下一年种植行为的重要参考;棉花种植的成本利润率与播种面积呈正向波动,随着植棉意愿的降低,棉花供给量亦随之降低,供需缺口持续下降并于 2015 年起降至负值。
全球棉花整体来看产销供需平衡, 国内进口量主要受配额(包含关税配额及滑准税配额等)限制。2015 年至今,除每年 WTO 承诺进口配额棉 89.4 万吨(享受 1%关税)外,国家未发放额外进口滑准税配 额,因此 15/16 及 16/17 年度我国棉花进口量都限制在 100 万吨以内,考虑 2017 年 就是否增发滑准税配额尚未有明确说明,预计进口增长有限。
通过对棉花行业现状分析,中国棉花生产重点在向西部倾斜的同时,无论从棉花产业安全还是农业生态出发,都应该考虑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新疆3个棉区的平衡发展,农业生产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综合气候、生态和生产规模等各种因素,西北内陆棉区承担50%—60%的生产能力,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承担40%—50%的生产能力,在合理分工基础上注重品质布局。
此外,中国应科学防治病虫害,治理棉田污染。一方面普及棉种包衣,在苗期病虫害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广泛应用棉田除草剂,并加强棉花风险测报,实行统防统治较好地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提高种植水平和生产效率。为减少产量和品质损失,中国应在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基础上,加大科研力度,构建棉花病虫害、政策、纺织、贸易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分析,借力物联网信息化手段监测病虫害萌芽期,利用信息技术化控,减少病虫害爆发概率,降低风险,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有效供给。以上便是棉花行业现状分析的所有内容了。
更多棉花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棉花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