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过度开发林业和矿产资源已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破坏。生态治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更新对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但是从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演变中,可以看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积极实施生态治理的决心与行动。以下对生态治理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治理发展现状力度空前,助力园林打开成长空间。改变生态治理发展现状传统模式,减少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依赖,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中国的城市发展也必然进行绿色生态转型。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庞大,资源环境禀赋差以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此前城市化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主要靠大量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并且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枯竭及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在享受物质财富急速膨胀的同时,生态足迹出现赤字的阴霾已悄然笼罩,然而近百年来,这种恶化的形势更加严峻。一国的生态赤字表明该国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要满足其人口在现有生活水平下的消费需求,要么从地区之外进口欠缺的资源以平衡生态足迹,要么通过消耗自然资本来弥补收入供给流量的不足,成为生态负债国。
生态治理发展现状表明,目前受技术、经济、安全等因素的影响,非化石能源未来供应能力还存在不确定性,煤炭消费目前占我国能源消费的绝对比重仍较高。由汽车尾气、生活排放、工业排放、扬尘等共同造成的雾霾天气,已成为近几年公众迫切关注的问题。
另外,中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排名靠前,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北方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土地沙化是我国西北地区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的沙尘暴、沙化土地问题使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越来越迫切,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的戈壁、荒漠化土地有200多万平方公里,已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
2017-2022年中国自然生态修复工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明,整体来看我国生态问题仍不容乐观,但各省市地区也在持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现代生态文明观,加快改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物质生产要素投入的局面,积极推进生态治理。
推进多元化主体协同共治。西方的经验和历史的教训证明,仅仅依靠政府进行生态治理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多元化主体参与式治理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生态治理发展现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治理,重点在于不断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让公民正确把握生态治理的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共识的基础上,促进多元化主体协同共治。生态治理中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公民、各类社会组织等,其中国家作为主导,制定治理的政策,保证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也要引导企业、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治理的决策,对治理过程进行监督,对治理绩效进行客观评价。
更多生态治理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态治理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