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中国的十三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之年,文化部也在这一年发布“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规划显示“十二五”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巩固拓展。要知道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除向现代化迈进外,中国还有自己的国情,表现之一为,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许多城市独具地方魅力。参照场景理论,本文将对中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天津的古文化街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尝试说明我国城市中传统节日文化场景的特点及意义。
2017-2022年中国文化产业前景预测报告 显示,古文化街是由仿中国清代民间小式店铺组成的街道 。 以元代古迹天后宫为中心,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北至东北角,位于闹市区,起老铁桥大街(宫北大街),东临海河、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天后宫俗称“娘娘宫”,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参观旅游项目。
宫南、宫北大街的形成得之于天后宫这座津城古庙。元朝把当时的天津改为海津镇后,漕运更加发达,南来北往的船工们聚居在三岔河口附近。许多人长期过着海上生活,因此对海上航行的安全十分担心,经常焚香祈求海神娘娘的保佑,但仍不断出现漕船倾覆事故。为此,1326年,在海船、河船交运点“三汊沽”建起了天后宫。
早期,居住在天后宫附近的多为渔民和船工。1530年前后,各种商贩也渐渐地集中到这里,建房设店,形成一定规模的街道,人们以天后宫的方位称之为宫南大街、宫北大街。1846年的《津门保甲图说》中已经出现了宫北的地名。
宫南、宫北大街是天津最早的商业街。明末清初,随着漕运的不断发展和天后宫香火的旺盛,宫南、宫北大街日趋繁荣,民众聚居,商贾云集,南北客商多在此买卖交易。初时,这条街尤以盐业、当业、海运业为盛,后来逐渐出现其他行业。天津特色的鞋帽业有日升斋鞋店、联升斋帽店;饮食业有义承裕海货店、东六居酱园、石头门坎素包和素帽儿;日用杂货业有秀升号铁锅店、永三元蜡烛铺、玉丰泰绢花店;文教用品有萃文魁;玩具业有修竹斋的刘海风葫芦;还有兑换银钱的银号、钱庄和经营汇兑业务的票庄。天津八大家的“长源杨家”、“天成号韩家”及其他一些大户人家都曾在此居住。
1986年,修建后的古文化街更名为步行街,包含了天后宫以及宫南、宫北,全长580米,两端有巨型仿古牌楼, 街道两边近百家店铺, 主要经营文化用品: 古旧书籍、民俗用品、传统手工艺品等, 有著名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和刻砖刘刻砖等专卖店铺。天后宫为中国三大妈祖庙之一, 内设天津民俗博物馆, 宫前广场及戏楼常有民间文艺及戏曲表演。整个文化街富有浓厚的历史味、文化味和天津味。1989年改称古文化街。作为津门十景之一的“故里寻踪”,提及如今天津古化街的发展现状,已经成为来津的国内外人士旅游观光、购物休闲的好去处。
更多文化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文化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