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是来自于民间的歌曲或者乐曲,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艺术形式。近年来,中国民族音乐通过文化交流的形式走出去,不过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无疑要直面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国际演出市场进行商演。那么,中国民乐的商演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笔者认为,一要有放眼全球的视野,二要有国际化的词汇。
一是视野。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地域里,应该放眼全球,走出国门,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知道在全球范围内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时的?我觉得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永远是一个民族的烙印。从音乐的角度说,不同的民族音乐,其实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文明,它完全可以构造出整个世界的版图。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停留在某个时代的流行内容里,也不能满足于对某种音乐技术、技巧的推广和提高上,我们应该有更大的着眼点,那就是文化。文化是可以支持你走一生的。
二是语汇。作为一个音乐人,在自己的地域里,你的音乐怎么做都可以。但如果想要拿它和别人交流,想要输出,让它流通起来的时候,就需要有国际性的语汇。这种语汇首先是国际性审美。你要了解当下的、未来几年的审美趋势,包括生活的、艺术的、整体的审美。审美会影响音乐的展现。必须认识到一点,当你在展现音乐时,不是只展现音乐本身,还有人、服装、舞台、动作等。音乐是一个综合的美的呈现。
据2017-2022年中国数字音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目前能真正在全世界巡回的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文化产品,屈指可数。爱尔兰的《大河之舞》应当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仅有很多版本,而且有不同的艺术形式。它把爱尔兰的踢踏、民间小调重新加工、整理、创新,使得一个原本在爱尔兰已经没人愿意学的、濒临遗忘的东西搬到世界舞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
看待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应该持有更远的视野、更包容态度和更清晰的头脑。不要过于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也不应该过高估计已获得的成果。做到哪一步,接下去该怎样努力,朝哪个方向继续提高,每个人包括整个行业,都需要客观地了解自己、评价自己、定位自己、制定目标。目前全世界可能涌现出电影界、音乐界零星的中国成功者,但绝对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成功,也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稳固的模式。怎么总结零星出现的这些成功者的经验才是关键。民族音乐要真正输出、走向世界,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问题,更多地需要持久战。
更多音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音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