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报告 >> 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7-03-22 14:37:15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融资租赁公司在中国的大发展,快到什么程度,截至2016年3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达5022家,合同余额约4.52万亿元。目前融资租赁市场发展很快,但是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展业过程中遇到新情况和新业务没有指引参考。预计指导意见出台后,相关的法律法规会加快完善,对企业实际开展业务会有很大帮助。现对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租赁市场。根据兴业证券统计,截至2016年上半年,仅6年左右的时间,全国范围内金融租赁公司、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和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合计已超过1500家,注册资金超过3000亿元。另据有关机构估计,融资租赁资产总规模已超过2.7万亿元。

  2017-202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表明,目前从全球横向比较来看,我国融资租赁渗透率严重偏低,上升潜力仍然较大。目前,国内租赁业务中存在售后回租的比例大、剩余寿命限制不严格以及金融租赁的资产运用行业倾向明显等问题,导致整体租赁渗透率较低。中期来看中国的租赁渗透率将逐步向15%的中枢逼近,对应市场规模扩张至3至4倍将是较为合理的水平。

  机构调研认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实际上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元,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前景广阔,而A股也有不少上市公司涉及相关领域,或将随着行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取得长足发展,市场规模和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在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国外的发展来看,融资租赁这种模式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很快会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融资方式。但是在中国,事实上现在很多融资租赁公司其实发展的都比较困难。

  一是融资渠道太过狭窄。除却央企和实力派上市公司背景的租赁公司,股东能够实际投入用来开展业务的资金非常有限,而其他可预见的资金渠道目前绝大部分限于银行。现在大批大批新成立的融资租赁公司,上海、北京、深圳、天津等每个地区都有几百家融资租赁公司,银行贷款方面对于租赁公司的资质要求非常高,特别是看重股东方实力和担保——虽然银行对中小租赁公司的贷款成本不低,即使是基准上浮三十,但仍然是租赁公司的命脉所在,如果这条路不通畅,租赁公司就基本运作不下去了。目前很多家租赁公司都开始建立自己的P2P平台来融资,名义上看好互联网金融,实际上却是一种无奈之举,P2P的融资成本虽然高,但是至少给租赁公司打开了一条直接融资通道,使其至少能存活下来,稍微摆脱银行信贷的苛刻条件。但且不说发行这样的P2P产品期限与融资租赁业务期限的不匹配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的严重的流动性风险问题,单单现在这样几乎所有P2P平台普遍收益率百分之十到二十的融资成本要转嫁到承租人客户上,势必将会造成融资租赁公司利润率下滑,竞争力不强,难以开发优质客户的局面,只能挑经过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成本低的融资租赁公司、信托等等机构剩下的相对劣质的客户。

  二是租赁公司的运营管理能力比较弱。按道理来说融资租赁公司作为类金融企业,客户管理、项目审批、风险管控和资产管理、法律诉讼至少都要有一套严格和专业的制度来支撑,也需要大量有经验和有能力的人才来运作,内控制度和IT管理系统都要紧紧跟上,但是目前受制于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都刚刚建立,行业专业人才极度匮乏,且股东对于利润的追求大有铤而走险的倾向,公司忽略制度、流程等需要耗费精力和金钱的基础设施建设,盲目匆匆上马,很多融资租赁公司的管理水平甚至比不上普通的服务业企业。这样造成了业务没有方向和重点,审批流程混乱、权责不清且时间过长,风险水平不高、把控较弱且不完全理解租赁行业特性,贷后管理缺失而风险频发的局面。结果是一不比银行客户开发渠道广,二不比银行审批速度快,三不比银行资金成本低,四不比银行风险管控好,融资租赁教科书中所描述的融资租赁方式融资的优势全无,业务开展不顺造成的人才的缺失和流动性大更是大大加大了融资租赁公司的运营风险。

  三是租赁业务没有特色,也没有竞争力。大部分公司正在做的银行通道业务、内保外贷业务等,都是寄希望于无风险、赚快钱,项目对接银行,租赁公司大多赚一点手续费、通道费用,成了银行的客户经理,这类业务竞争者多相应利润也在逐渐走低。而很多融资租赁公司几乎什么行业都涉及,业务经理找来什么项目就研究什么项目,业务类型有直租也有售后回租,但大多集中于售后回租,租赁资产大多为专用设备,设备处置非常困难,因而必须增加厂房土地抵押等其他增信措施,做成了跟银行贷款一样的产品,和银行来竞争。而在企业选择上如果企业能够在银行取得贷款,那么就不会再找融资租赁公司来融资,造成了融资租赁公司的客户大多是抵押品不足以在银行贷款的客户,融资租赁最大的风险控制手段——设备所有权也没法发挥作用,加大的租赁公司的运营风险。这样没有特色的同质化竞争格局使各家融资租赁公司陷入价格战,唯一能比的到最后只是谁的价格低,也就是谁家融资成本低,谁家股东要求的利润低。

  四是现在融资租赁公司还没有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服务企业,而是把自己定位于一个信贷企业。公司恨不得要把融资租赁做成高利贷,百分之二三十的年收益率的项目也不少见。真正要做好融资租赁公司,要有自己精通的行业、熟悉的地区和客户、完善的设备处置能力,真正把租赁做成资产管理而不是信贷管理,利用自身对某个行业或产业链的精通带给客户更多是附加价值。而目前即使是通用设备,很多租赁公司的唯一风控手段还是以土地、房产抵押、第三方担保来控制风险,风控的重点还是跟银行一样,没有真正考虑到设备的运营能力和处置能力,更不能在某个专业领域做到资产经营,逐渐向经营性融资租赁方向发展。这个原因也是我们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比较前期,太缺乏具备设备再制造的能力,而相应的设备登记、评估、二手市场也非常不完善。而像目前的政府融资平台、不动产融资业务,都大大脱离了承租企业本身和租赁物本身去做融资租赁,虽然在这类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来支持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业务,本质上有政府信用在背后担保而风险较低,实际中也相应促进了这类公用事业的发展,但这应该算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业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公司长久下去是否有特色和核心竞争力还有待考究,总体而言融资租赁公司没有真正发挥好其融资融物的特色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功能。

  真正要做好融资租赁,一方面要有资金支持,这个跟经济制度等大环境相关,要通过制度的建设拓宽融资租赁企业的融资渠道,在这点上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有足够的优势,因其股东背景、企业实力等优势,可以大量募集到低成本资金,具备十分强大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有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一个要跟行业和企业的自身发展连接起来,做到从承租企业的长远发展的眼光来做租赁,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咨询、管理、融资服务,一个要建立好自己的资产退出渠道,专注于自己有优势的行业,建立自己的资产运营、设备再制造和设备二手市场处置渠道,在这点上厂商系的融资租赁公司有一定优势,基于对自己行业、客户及设备的多年经营和熟悉,具备资产退出的竞争优势,但也要吸取像工程机械行业这样盲目追求销售造成大量风险的经验和教训,不要自己压垮自己。而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如何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何在具有银行、央企、上市公司背景的,在各个细分领域已较早布局并稳步扎根的融资租赁公司的夹缝中生存?目前来看确实是面临的比较严峻的问题,自身定位成了一个性命攸关的关键,这里不能提供一个参考的答案,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根据目前的发展势头和发展形势,势必有一些缺乏专业能力的融资租赁公司,在业务投放前期因过于追求收益,而且风控制度和风控能力不足,再加上宏观经济进入一个相对漫长的下行阶段,产生大量的逾期和坏账,这种坏账风险会反过来限制其在银行和其他渠道的融资,缺乏良好的资金渠道,无法通过新的投放来改变自身的资产结构,不仅无法引先进的管理人才和管理制度,现有人才也会逐渐流失,从而会更加导致后面的新增业务和资产管理陷入更加混乱的状态,造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会使这些融资租赁公司退出,另外一些管理制度完善的租赁公司可以继续吸引有管理经验的人才,保持市场的拓展和自身的快速发展。

  等真正具有竞争力的融资租赁公司发展成熟后,租赁项目和租赁资产得到良好的控制,人员水平有了提高,制度和业务流程得到完善,国内投资者逐渐成熟,国内企业逐渐接受融资租赁这种融资方式,那时融资租赁行业就真正发展起来了,融资渠道也较广,客户质量也较高,租赁公司资产管理能力也较强,这才是我们说的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更多融资租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融资租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