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音乐产业收获颇丰。据统计数字显示,中国音乐产业2016年市场总规模达2851.5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4.73%。除此之外,音乐节、独立音乐人演出等细分行业也表现不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备受关注的直播音乐表现却不及预期。2017年音乐行业市场分析如下:
2007年中国户外音乐节数量不到20个; 2016 年仅五一期间,音乐节数量已增至19个;目前国内已经打造出包括迷笛、草莓、西湖、热波、恒大等品牌在内的音乐节,总数接近 200 个。据草莓音乐节主办方摩登天空官方数据:2016年上半年,草莓音乐节现场观众超过65万,7600万人通过摩登天空旗下泛娱乐平台“正在现场”视频直播平台观看了直播。
此外,垂直类别音乐节在2016年也有明显增势,如国风动漫音乐节和酷狗萤火虫动漫电玩音乐节等动漫与二次元音乐节也得到了不少爱好者的关注,在音乐节整体占比中上升到5%。
场馆演出似乎已成为一部分民谣音乐人的执念。在李志、宋冬野马頔和陈粒等成功案例的影响下,不少从Livehouse和音乐节演出中成长起来的民谣音乐人在访谈中都提到,经历了这几年的小型场地演出与巡演,希望今后能进入剧场或音乐厅等大型场馆进行表演。
从演出风格来看,摇滚、电子和嘻哈等都是需要大量互动的音乐类型,并不适合剧场固定的座位布局和空旷肃穆的气氛,相比之下,民谣的确是最适合在场馆进行演出的独立音乐类型之一。并且场馆宽阔的空间与优质的设备能为音乐人提供更加多元的灯光舞美效果,让其音乐内容得到质变升华。例如,陈粒2016年下半年的“小梦大半”巡演就在各地场馆运用了全息舞美等技术,陈鸿宇2016深圳圣诞演唱会也利用布景烘托出更加雅致的音乐氛围。
从市场方面来看,场馆比Livehouse拥有更大观众容量,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是市场验证能否迈向更高层级的校验场。同时,场馆门票定价也比小型场地要高,场地方、主办方和音乐人都能得到更多回报。
然而,与Livehouse和音乐节相比,独立音乐人参与场馆演出的难度也随之提高,因为独立音乐更加注重内核,所以当部分音乐人的唱功与技术相对来说不太稳定,未达到场馆设备输出标准时,可能会将其劣势扩大,给乐迷带来不好的体验,这也是目前独。
2016年互联网与音乐公司在直播平台的布局热情空前高涨,直播平台整体数量也从2015年的200多家上升至去年底的近300家,在年内最火爆的时期,同时存在的直播平台甚至达到了400多家。根据音乐财经去年的报道,大部分互联网出身的音乐从业者都认为流量平台做直播将成为大趋势,直播会成为互联网标配,并且平台内容会逐渐从综合直播转向垂直领域。
作为直播产业的支柱内容之一,音乐也因为直播得到了更多活力,许多直播平台的“金牌播主”都是靠着演唱才艺或古典与民族器乐表演得到了粉丝关注,部分被主流媒体忽视的音乐才艺也因此在市场上得到了更多推广。
然而,虽说已有不少平台喊出了“直播造星”的口号,但是因为内容直播目前还比较零散,受众的分流会导致许多平台后劲不足,而这也将加速受众的重新整合。预测整合后拥有稳定用户规模的平台才能经得住考验,90%以上的直播平台可能因为受众流失和盈利能力不佳,无法获得融资而最终退出市场。
提起《中国新歌声》、《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还是《盖世英雄》,相信观众们都不会陌生。音乐综艺类节目在2016年不能说不火,也捧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鲜肉与韬光养晦的老腊肉。就在2017年初,新一季的《歌手》(原《我是歌手》),一首法语歌《一个忧伤者的求救》,又将一位94年的哈萨克斯坦男歌手送上了微博热搜。
然而,音乐综艺节目在近两年遭遇下滑态势是不争的事实,除了自身模式缺乏创新之外,其他层出不穷的搞怪网络真人秀和有话题度的社会类综艺也是其战场的强劲对手,观众的流失让综艺类节目长期依赖的纵向产业链破碎。
相比影视剧所需要的横向版权销售,综艺主要依赖的是纵向产业链(拿到冠名,通过节目发展线下的商业巡演、大电影拍摄、旅游代言与产品销售等),因为与其他成本低廉靠创意取胜的网络真人秀,音乐类综艺所需要的设备与后期团队更为专业,付出成本更高,所以冠名等前向与线下发展等纵向收入对于音乐类综艺的生存来说尤为重要,然而收视率下降导致广告商纷纷离席,许多有着综艺才华的音乐人们也更乐意去语言类综艺节目中安安静静地做一名“段子手”,人才资源与商业资源的双重流失更是对音乐类综艺发展的雪上加霜。
究其根本,音乐类综艺现在更应将目光从产业链上转移,加强资源筛选与模式升级,争取将更多好内容回收到平台中。2016年,综艺节目的细分化和多元化已见端倪,涵盖明星竞演、素人选秀、星素搭配、音乐推理等。今年初,北京卫视推出了一档“音乐+喜剧”的《厉害了,我的歌》。去年主打EDM的《盖世音雄》曾引起广泛关注,而去年被推迟的本土版嘻哈节目《Show Me The Money》也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制作推出。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与慈文传媒《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演出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16.9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9.7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32.8%。而有媒体预测,2016年全国演出市场的增速将达到35%,整体市场规模接近40亿元。
在这样高速发展的前提下,现有的演出模式似乎已经无法满足大众需求。于是景区演艺与特色小镇成为了2016年音乐演出的新切入点。
根据小鹿角音乐节报告数据,2016年音乐节举办地有超过六成在户外休闲地区,其中大部分位于景区内,音乐演出成为城镇拉动旅游业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以宋城演艺为代表的景区演艺主办方在2016年表现依旧突出,这种抛开“景区门票+旅游服务”的单方向盈利点,将“主题公园+音乐现场演出”的商业模式,让旅游景区实体资源在文娱产业的演艺版块得到了解放。
另外,在春节前,音乐财经详解了特色小镇将会在中国如何发展。除了从不同音乐产业板块切入建设的音乐小镇,不少发展其他产业的特色小镇也都加入了音乐内容,例如吴江七都就引入了太湖迷笛电子音乐节、蜗牛数字Cosplay音乐节等音乐节项目,将其作为音乐文化旅游特色加以发展。
许多商业地产也蓄势待发,看准地区政府的文化扶持政策,将地产与当地文化旅游背景结合,利用举办节日音乐会与电音派对等活动吸引消费者,同时拉动当地房地产与旅游业,打造企业形象。
这些新模式的出现其实与现场娱乐形态的发展息息相关。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娱乐内容通过具体的场景与其他产业内容进行嫁接,得到的场景化娱乐生态也广泛被大众所接受,例如上海简单生活节的音乐+对话+家居与有机食品三者融合,这种“场景+内容+产品”的模式在今后可能会与越来越多的产业和内容形成关联,“+”号的无限延展也能帮助不同产业内容得到释放。
综上所述,2017年是音乐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无论是继续保持料号的增长趋势,还是在音乐小镇、景区演艺、跨界混搭的现场娱乐等方面发展新商机,都需要企业做好“万全准备”。更多行业信息,可查阅2016-2021年中国在线音乐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
更多音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音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