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景气势再起,价格传导顺畅利好龙头业绩。通过对我国包装行业现状分析了解到,包装行业空间广阔,金属包装整合在即,拐点可期。近日包装行业迎来利好政策,以下内容是对2016年我国包装行业政策分析。
包装行业增速趋缓,金属包装占比不断提升。2015全年我国包装行业营收、利润同比增长4.08 和 6.20%,包装行业增速趋缓。其中,占比最大的纸包装市场已从2011 年的54%下滑至2015 年的48%,而金属包装市场占比从16%上升至20%,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工信部、商务部印发《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包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巩固世界包装大国地位,推动包装强国建设进程。
意见提出,保持产业发展增速与国民经济增速同步,产业发展规模与配套服务需求相适应。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规模。包装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万亿元,形成15家以上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或集团,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加。积极培育包装产业特色突出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自主创新。行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大,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明显增加。着力推动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部分包装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两化融合。大中型包装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超过80%,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由目前30%提高到55%以上。数字化、网络化设计制造模式广泛推广,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取得较大突破。
节能减排。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初步建立包装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体系。
军民融合。军民通用包装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逐步形成体系完善、创新引领、高端聚集、高效增长的发展态势。建成一批军民融合包装基地,包装技术军民通用水平显著提升。
标准建设。深入开展包装基础标准、包装专业标准以及产品包装标准的研究,形成相关性、集合性、操作性强的包装标准体系。建设全国包装标准推进联盟和包装标准信息化专业网站,建成5个以上包装标准创新研究基地,遴选一批标准化示范试点企业。
意见还提出七大主要任务,包括实施“三品”战略,集聚产业发展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两化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强标准建设,推动国际对标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协调发展格局、培育新型业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开展绿色生产,构建循环发展体系。
在推动两化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方面,意见提出,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包装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建设和推广,推进信息技术向设计、生产、流通以及回收循环利用等环节渗透。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加强包装电子商务、工业云和大数据等平台的构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数据驱动、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众包设计、云制造等包装生产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产业经营方式,促进包装企业形成新的生产、制造、服务及商业模式。推广商品包装的箱码,推动全球统一编码标识(GS1)作为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身份证”与“通行证”,实现与国际信息数据的接轨。
提升包装智能化水平。以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建立设计、制造、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机制,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大力推广集协同制造、虚拟制造及网络化制造等为一体的先进制造模式,构造智能包装生态链。大力开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成套装备和高性能包装机械手、包装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加快智能化包装设备及生产线技术标准研制,自主攻克优化设计、智能检测、在线计量和协同控制等包装成套装备共性技术,积极应用具有传感、判断与执行动作的智能端,研发包装专业软件和嵌入式系统,着力提高主要包装工序自动化程度和高速包装生产线及各类先进检测设备的制造水平。
包装行业政策利好不断,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包装产业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包装工业的总体产值从2005年的4017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69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5.45%,2017年中国包装工业整体产值将达19000亿元。不过未来包装市场还将面临新技术、新需求,给相关的包装机械带来挑战。
更多包装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包装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