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贴膜用于提高普通浮法玻璃的安全节能性的应用可追述到1960年。当时研制膜的初衷,时为了控制太阳能负荷造成的制热、制冷的不均衡,而今节能玻璃膜已经应用到了越累越多的行业上。
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龙文志教授认为,国内90%的建筑玻璃需要贴膜。而我国每年新建的建筑中,只有10%~15%能达到国家制定的强制性节能标准,8成以上是高耗能建筑。
汽车玻璃上贴膜起到隔热和保温作用,建筑门窗玻璃上贴膜同样也是起到隔热保温作用,都能减少能耗节约能源,人们开始接受建筑上贴膜隔热保温的理念,但因为之前市场上充斥着假货,鱼龙混杂,造成了用户花冤枉钱,所以造成用户想买又怕买到假货的现象,阻碍了节能玻璃膜的推广。
市场上节能玻璃膜价格混乱,从10元/平米--1800元/平米不等,但大都是打价格战,特别是在节能玻璃膜的采购招标中大家都拼价格,有得工程施工价竟然低到35元/平米,这样的如何能保证产品质量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这种膜透光低、隔热差、寿命短、污染重。
市场上节能玻璃膜大都号称美国进口产品,而正宗美国进口产品价格不会低于500元/平米,市场上所谓的进口产品往往只要80-150元/平米,明眼人都能看出,但还是有部分用户需要,最主要的是当前国家没有出台节能玻璃膜的检验标准,无标可依,表面上看是用户少花了钱,但实际上是实实在在的吃了亏。
正宗的进口膜应当是完整的成品报关进入国内,而不是半成品进入,再通过国内加工,这两种不同的产品质量差距非常大,产品的使用寿命难以保证,售后质保会存在问题,这也是两者价格差之千里的原因。
普通的用户是难以辩别出节能玻璃膜性能好坏,也不清楚节能玻璃膜哪几个指标是关键,这些关键指标只有通过专业仪器才能分辩,普通用户在采购节能玻璃膜时只要从三个方面去测量、约定指标参数就不容易上当。
1、可见光透过率,门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因此对于玻璃来说贴上膜对可见光的透过率是越高越好,如果过低则会影响室内采光造成开灯采光失去节能效果,一般可见光透过率不要低于60%;
2、红外阻隔率,这一波段占太阳总热能的54%,阻隔率数值越高越好,一般阻隔率可以达到70%以上;
甚至有个别商家利用普遍消费者不懂膜的知识,将红外阻隔率当做太阳能总阻隔率来误导,吹嘘自己的膜可见光透过率70%,太阳能总阻隔率能达到90%,这个带有明显的误导,可以从太阳能量的分布图看出不可能;
3、紫外阻隔率,这是衡量紫外线进入室内的指标,这个技术已非常成熟,可以根据要求调节,根据人体的生理需要这个指标一般定在95%以上;
消费者在购买节能玻璃膜时只要在合同条款中约定以上三个指标,并在货到后进行抽检,基本上能购买自己满意的产品,再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生产厂家以规避风险。
目前市场上太阳膜以低透高阻或高透低阻为主,是以热量反射为主,最大的缺陷是产生光污染,不适合大面积推广。
目前只有一款国内自主研发的新产品----ENP节能玻璃膜,它是采取吸收原理隔热,能达到高透高阻同时并存,这项技术在当今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它没有光的污染,适合大面积应用。
理论上节能膜的透光率与隔热率两个参数成跷跷状,一个参数高另外一个参数就低,以前的技术做不到两个参数同时并存,所以,目前的消费者,甚至包括很多专业做膜的商家都有下面三个误解:
1、以为膜的颜色越深,阻隔太阳热能就越好;
2、膜的透光性好,隔热效果就差;
3、膜的隔热效果好,透光性就差。
所以,市场上新推出中国人自己研发和生产的高透光高阻隔同时并存的产品---ENP节能玻璃膜时,接触过的人们亲眼看到、感受ENP节能玻璃膜的特点后都感到骄傲,纷纷订购或加盟。
2016-2021年中国玻璃膜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有近500亿平方米的高耗能建筑需要节能改造,其中玻璃面积占150亿平方米,并且每年有1200万平方米的玻璃制品直接用于建筑。当前,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耗能40%,其中通过玻璃门窗损失的能量在建筑能耗中达到40%,建筑采暖能耗约为发达国家的3倍。如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我国仅建筑能耗就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产量,空调高峰负荷则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供电。
玻璃节能膜,节能效果显著。通过节能膜对玻璃的贴合,在夏季可以使室内外的温差达到5~8℃,节约空调制冷电能达30%左右。反之冬季也是同样原理,照此计算,节能膜每年所节省的电能是相当巨大的,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是相当明显的。节能玻璃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国家今后重点的扶持项目。如2012年国家专门出台对节能玻璃膜的指导意见并从财政上进行相应的补贴以推动门窗节能改造工作。
我们经过近一年的市场调研发现,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的市场反馈来看,高透光与高隔热同时并存的节能玻璃膜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更多玻璃膜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玻璃膜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