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欧美40年的发展,中国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仍属新兴行业,尚未有很好的基础积累和技术储备。2004年北京“宋家庄事件”是开起中国土壤修复的钥匙。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成功完成了多个土壤修复工作,如北京化工三厂、红狮涂料厂、沈阳冶炼厂、唐山焦化厂、重庆天原化工厂、杭州红星化工厂、江苏的农药厂等,这些案例为中国土壤修复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根据环保部2014年发布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土壤修复技术按照处置场所、原理、修复方式、污染物存在介质等方面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处置场所,可分为原位修复(insitu)技术和异位修复(ex-situ)技术。按照“源-途径-受体”控制方式,可分为污染介质治理技术、污染途径阻断技术和受体保护技术,具体包括的技术种类见表1。
由于该表主要为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未包含矿山、农田等部分修复技术,如矿山生态恢复技术、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等。本文在后续的分析中,将矿山生态恢复技术、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并入到生物修复技术中去。
根据相关研究机构对公开招投标项目的统计调查发现,2008-2016年,中国177个土壤修复项目中,土壤修复以污染介质治理技术为主,占比68%;污染途径阻断技术占比32%。
在污染介质治理技术中,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成为主要技术,分别占比32%和27%;物理、化学单一类技术应用占比相对较小,分别为2%和7%(图1)。
从具体修复技术种类来看,填埋/阻控(32%)、固化/稳定化(23%)、矿山生态恢复(14%)成为土壤修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而水泥窑协同处置(5%)、氧化还原(5%)、微生物(4%)、植物修复(4%)与农业生态修复(4%)技术也是主要应用的技术。
相比之下,抽提处理(3%)、土壤淋洗(1%)、化学改良(1%)、热解析(1%)、气相抽提(0.5%)与高温焚烧(0.5%)技术市场应用占比较低。
按照处置场所分类来看,根据污染土地或污染类型的不同,中国土壤修复项目采用的处置场所比例也有不同。在上述统计的项目中,污染农田修复、矿山修复、盐碱地修复以原位修复为主,原位修复技术应用比例分别为88%、79%与100%;污染场地修复仍以异位修复为主,原位修复技术应用比例仅为33%。
总体上看,仍以异位修复为主(61%),但其相对较高的成本、能耗以及清挖、转运、处置中产生二次污染风险,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表2)。
整体来看,目前中国土壤修复使用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是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少,尤其是污染场地中,原位修复技术大都仍处于试验和试点示范阶段。
土壤修复技术中,填埋/阻控、固化/稳定化、矿山生态恢复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而监测自然衰减技术、多项抽提技术、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制度控制与工程控制技术等均尚未在土壤修复中应用,或仅有中试工程。
从技术装备来看,中国修复装备研发缓慢滞后,现有的修复技术和设备主要从国外引进或者在国外引进的基础上加以改装以适应中国的土壤条件;在使用方式上有购买和租赁,其中租赁也占据了一大部分。
更多土壤修复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土壤修复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