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就是指原料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医药类产品包含通常所说的中西药制造,兽用药品还包含医药原药及卫生材料 。
整体平淡,品种分化加剧。根据我们的统计,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半年报收入同比增长14.28%,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8.66%。单季度来看,2015Q2行业上市公司收入增长13.67%,扣非后净利润增长 16.42%,增速较2015Q1略有下降。2015年以来,各地招标降价的形势依然严峻,医保控费也对部分品种构成一定杀伤,导致上市公司利润和收入增速不同程度下降,而利润增速下降幅度更大。考虑到2014年是前低后高走势,下半年基数较大,预计2015年全年扣非利润增速在15%左右。子行业中,医疗服务表现突出,化学制剂增长也比较稳定,而中药和化学原料药则增长乏力。我们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发现不同品种的分化有所加剧。化药当中,抗生素和免疫调节类辅助用药面临一定压力,而高端仿制药仍然受益进口替代保持强劲增速。中药注射剂多为辅助类用药,受医保控费冲击较大,部分地区在招标时对价格进行了限制,预计将持续承压。在品种的选择上,我们建议暂时回避辅助类药物,筛选临床价值得到公认的治疗性品种,尤其是竞争格局良好且进口替代空间较大的品种。
行业运行数据分析:根据统计局数据,2015年1-7月,医药制造业实现收入1.38万亿元,同比增长8.97%,实现利润总额1382亿元,同比增长13.18%。
在医保控费、医药分家的大背景下,行业收入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下行趋势,利润端情况略好于收入端。在招标降价以及部分地区二次议价的不利环境下,行业毛利率持续走低,2015年1-7月毛利率为28.6%,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费用,期间费用率也下降至18.6%,从而税前利润率基本保持稳定,达到11.1%。
投资策略:精选确定性,布局新领域。医药板块对应于2015和2016年的PE分别为32和26倍,TTM对于全部A股(剔除金融)的估值溢价率为40.60%,回到相对较低的位置。虽然中报整体较为平淡,但部分个股已经进入合理估值区间,成长性优良的企业已经为下半年的估值切换腾出空间。投资策略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进行选股:
弱市中首选业绩确定性强的白马股:包括基本面优秀、业绩确定高增长或者低估值、基本面酝酿积极变化的白马股。经过前期市场调整,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对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更加看重,低估值、业绩增长确定的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有较强的防御性,同时也具备估值切换的向上空间,尤其是部分公司的基本面正酝酿拐点,是不错的配置方向。有关更多医药制造业的行业资讯请查看中国报告大厅的中国医药制造业市场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调整充分的代表产业新方向的龙头企业或者积极谋求业务转型的公司:在医药行业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求新、求变是企业突围的主要思路,这些公司是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领跑者。如果前期调整充分,部分已经回到去年起涨之前的价位,估值也回到合理的区间,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市场转好时其反弹的弹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