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陶瓷出口企业,用人心惶惶来形容并不为过:一怕败诉失去欧盟市场,二怕其他国家和地区群起效仿。上一次针对瓷器餐具的反倾销是2003年,埃及对从中国进口的瓷器餐具征收305%的关税,遗憾的是47天无一企业应诉。实际上,分析这几年来的反倾销调查,最根本原因是价格超低,以及科技含量、品牌意识、恶性竞争、应诉不力等原因。
业内骂进口国“得了便宜还卖乖”,却没反思过自己“热脸贴上冷屁股”?在2008年的出口危机中,微利接单、薄利多销成为泉州陶瓷出口企业“自救”的办法,但大幅度的降价,也给今天遭遇反倾销埋下伏笔。当出口退税、政策扶持、税费减免等保护膜消失,买跌不买涨的采购商死掐不放,进口国政府在本国企业、就业人口等压力下,祭出“反倾销”法宝,出口企业的麻烦也就来了。
麻烦有多大?首先是产业,科技含量偏低,品牌附加值偏弱,这些因素短时间里还无法改变,一旦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泉州的上亿元出口将折损过半;其次是企业,议价能力的缺失在86家企业当中普遍存在,如何挺过这一关迫在眉睫。
此起彼伏的反倾销调查,这一次轮到了欧盟对日用陶瓷开刀,波及全国大约7亿美元出口额,原因很简单:卖贱了。
较之2003年的无人应诉,此次,仅福建就有58家企业抱团应诉,不管结果如何,这都将是一次很好的学习过程,更是提升产业层次的一次洗礼。
日用陶瓷“出口劫”突袭泉州
3月1日,提交反倾销调查问卷的截止日期,德化县的52家涉案企业,绝大多数参与应诉,原因很简单:如果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很多企业只有倒闭一路可走。
对于德化县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在接到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的通知之前,“反倾销”还都是停留在媒体报道上的事情,哪怕是开过了应诉协调会,对于“反倾销”的原因和后果,也还不甚了然。
一场贸易摩擦已经无法避免,眼下大多数企业担心的是如何在早已微薄的利润中,挺过这一劫?毕竟放弃欧盟,开拓新兴市场,对于尚未成规模的企业来说还不太现实。
更多日用陶瓷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日用陶瓷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