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运营管理行业分析报告 >> 2007年四大电信运营商半年报综述和未来趋势预测

2007年四大电信运营商半年报综述和未来趋势预测

2007-09-26 09:04: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最近在香港上市的四大电信运营商先后公布了2007年上半年的半年报,从整体上看,在电信运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放慢的情况下,四大电信运营商主营业务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盈利水平则基本稳定,同时电信运营商内部之间的业绩 分化也日益明显。

电信运营商半年报业绩分化明显

总的来看,2007年四大电信运营商的半年报比较理想,除中国网通外营业收入实现了正增长,但净利润走势分化突出(具体情况参见附表1):中国移动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局面,而其他三家电信运营商的净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从每股收益来看,中国移动实现了正增长,中国电信保持稳定,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附表1 四大电信运营商2007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一览


中国移动:继续一枝独秀

中国移动是四大电信运营商中第一家公布中报的,其良好的业绩表现高于市场预期,也成为推动香港股市上涨的明星企业。中国移动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1665.8亿元,增长21.6%,净利润达到379亿元,增长25.7%。中国移动这两项经营指标在四大运营商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期每股收益达到1.9元,在四大运营商中排名第一,同时在香港股市也处于领先地位。

从上半年的业绩整体来看,中国移动在行业内一枝独秀的局面日趋明显,在四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是唯一一家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的运营商,而且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长幅度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虽然早已是行业老大,但成长性依然非常突出,行业竞争地位仍在不断提高。在优秀的中期业绩发布后,高盛等四大投行纷纷对中国移动业绩给予了积极评定,维持其股票“买入”评级,或调升为“优于大市”,其中三家投行将中国移动目标股价调升至100港元及以上,良好的业绩增长势头无疑是提升投资者预期的最大推动力。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移动的客户总数达到33237.8万,每月净增长519万户,客户总通话分钟数为8288.15亿,平均每月每户使用分钟(MOU)为440,客户平均每月消费(ARPU)维持在88元,在各地区单向收费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公司的ARPU比2006年中期和年末的90元有所下降。另外,公司在上半年持续加强开发农村市场,对公司业绩贡献显著,上半年农村地区新增客户占公司总新增客户3114.6万户的一半,不过这也是公司ARPU下降的另一因素。

上半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达到419.15亿元,同比增长35.5%,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25.2%,较去年同期增加2.6个百分点。其中,彩铃收入同比上升90.3%至50.27亿元;WAP收入上升45.8%至44.35亿元;彩信收入上升76%至7.13亿元,这些新业务是中国移动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

公司延续了持续分红回报投资者的传统,H股股东中期每股获得0.922港元分红,公司并预计把全年利润的43%用于分红,树立了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中国移动公司董事长王建宙最近表示,中国移动仍然在积极地准备回归A股上市,使内地投资者获得投资中国移动的机会,考虑到两地投资者的利益,根据公司目前的具体情况,公司管理层希望通过母公司出售旧股回归A股上市。中国移动有关A股上市计划一直在准备中,不过由于红筹公司回归内地上市涉及问题复杂,到目前为止,公司仍没有回归A股的具体时间表,国内的机构投资者依然还需要时间等待中国移动的回归。

中国电信:宽带业务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电信是内地三大电信运营商中最后公布上半年业绩的公司,公司营业额886.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5%。公司期内净利润为134.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4.8%;每股盈利0.17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总体来看,公司的各项经营指标继续排名第二。

中国电信上半年语音业务收入569.97亿元,同比减少6.9%;非语音业务收入达到299.61亿元,同比增长26.9%。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上半年净增145万户,比去年底增长0.7%,总数达2.24亿。语音业务收入下滑成为公司总收入增长乏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不过,公司的宽带业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净增宽带用户387万户,较2006年底增长13.7%,用户总数达3219万。宽带网络接入和增值服务仍然是公司盈利增长的核心动力,经营收入同比增长 2.5%(不包括初装费)。宽带用户平均每月每户收入从上年同期的78 元小幅提高至79 元,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提高31%。本地接入和互联网服务这两项增值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34%至91 亿元,成为目前推动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联通:非经常损益压低公司实际业绩

在竞争日益激烈等外部市场环境下,受益于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替代作用,公司实现了收入的小幅增长。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496.3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4%,其中GSM 业务服务收入313.3 亿元,同比增长了5.6%;CDMA 业务服务收入为134.2 亿元, 同比增长了1.0%;长途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服务收入为21.1亿元, 同比增长了3.3%。

不过,由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偶然因素影响,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出现了下降,但这种业绩下降只是短期的,公司实际业绩要好于财务报表数字:由于公司向韩国SK 电信发行的10 亿美元可转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未实现损益,压低了公司实际的经营业绩。公司中报数据显示,若剔除可转换债券换股权公允值变动的未实现损失16.4亿元后,公司上半年实现税前利润57.1亿元,同比增长50.2%;净利润(不含少数股东损益部分)23.2亿元,同比增长41.4%。

从用户数量等经营指标来看,公司的主业移动通信业务的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 亿,上半年净增926.6 万户,在公司服务地区的累计用户市场占有率为30.7%。其中,GSM移动电话用户数比上年末净增了669.7万,总数达到11257.0万;CDMA移动电话用户数比上年末净增了256.9万,总数达到3906.2万。新增用户的高增长势头表明公司经营状况持续向好。从最新公布的6月数据来看,公司6月GSM和CDMA合计新增用户数为153.7万,尽管低于近三年来的历史最高值2007年3月的167.8万,但仍远高于2006年的平均水平121.4万,这表明2007年以来,公司的新增用户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

公司新增用户的持续高增长,主要原因是受资费持续下调的刺激以及公司营销力度的不断强化所致,而这两大因素未来仍将持续发挥作用,公司的新增用户高增长势头有望得以延续,这也将给公司的经营状况日益趋好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公司的增值业务显示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公司启动和升级了手机电视、“掌上股市”等移动增值业务,使得移动增值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4%,占移动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了21.5%,不过这一指标依然比中国移动的25.2%低了3.7个百分点。

中国网通:战略转型效果有所显现

中国网通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15.0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7%;同时,网通的盈利水平也有所下降,上半年净利润为67.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4%,从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来看,在话音通信不断移动化的不利形势下,公司的战略转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收入基本保持稳定。

上半年,网通继续实施了增长型业务发展策略,继续扩大宽带用户的规模,深化“接入+内容”的双收费及“个人计算机+电视”的多终端发展模式;加大固定电话增值业务的推广力度,加大增值业务和基础语音业务的捆绑;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保障 ICT (信息通信技术)业务的快速发展。以 ICT、宽带内容与应用为代表的转型业务在期内加速发展,增长型业务实现收入130.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4%,是本公司收入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增长型业务收入占本公司总收入的比例达到32.0%,较去年同期提升了8.9个百分点。

上半年,宽带用户数保持高速增长,较去年同期增加32.0%,总数达1712.3万。宽带及互联网相关服务收入达到66.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3.8%。宽带业务单一用户平均收入(ARPU)达到67.4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4%。

从目前来看,在四家运营商中,网通的收入总额最少,净利润绝对额虽然高于联通排第三,但从成长性、资产负债率、现金流等方面来看,网通都显示出弱势运营商的明显特征,未来仍要寄希望于电信业的重组来提升行业的竞争地位
四大电信运营商今后发展趋势预测

电信业务收入增长放缓导致电信运营商业绩增长继续放缓

2007年上半年全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为3516亿元,同比增长9.9%,已低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也低于去年同期电信业务收入增长水平,其中移动通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远高于其他各类业务。数据通信业务发展迅速,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增长迅速。值得注意的是,从四家电信运营上市公司来看,只有中国移动的营业收入超过了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其他三家则都低于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速。

对于移动电话运营商来说,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资费水平的下降。尽管移动通话的使用量强劲增长将减缓资费下降的影响从而支持收入增长。而新增用户数虽然目前处于历史高位,但并不等于收入增速加快。而低资费也有助于中国移动在农村发展低端用户,而在农村市场来自联通的竞争明显不足,联通的GSM 网超负荷运作,CDMA网在城市覆盖率已较为完善,但在农村市场欠开发,因此,中国移动是唯一能在农村市场充分利用低资费的运营商,上半年也收效显著。总的来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面临收入增长压力,但后者压力更为明显。

对于固网运营商而言,移动替代效应继续加快已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上半年,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的新增用户数大幅下降,城区小灵通市场的用户流失是主要原因。对于固定电话运营商来说,在拿到3G牌照之前,宽带接入业务将依然是未来收入增长的关键要素,也将成为各大固网运营商重点投资的领域。

下半年,电信市场格局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市场地位短期内不会产生大的变化,但移动电话替代固定的趋势进一步显现,中国移动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将继续强化。

电信行业收入增长速度放缓的大环境让在海内外上市的四大电信运营商的业绩增长难度增大,当然,对不同的电信运营商来说,这种影响也有很大差异:

中国移动目前的业绩领先于其他电信运营商,并且这一局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不会改变,在争夺未来最重要的增长潜力业务3G方面,公司也率先建设了TD-SCDMA测试网,处于领先位置,这将有助于公司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同时,农村的战略部署给了中国移动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抵御新竞争对手的准备期,农村市场进入门槛较高,未来的竞争者需要时间部署足够的网络,这对公司开拓农村市场非常有利。

中国联通的全年盈利将有所好转,不过受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公司全年的业绩增长幅度将低于此前的预期。

而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来说,未来盈利增长关键看非话音业务。从目前来看,宽带业务是主要收入增长点,但在宽带用户基数已大、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未来对业绩的推动作用将会减弱,3G牌照成为这两家公司真正改变目前在行业内弱势局面的关键要素。

总的来看,2007年全年电信运营商的业绩有望稳步增长,但结构性分化将日益突出,这种局面只有在电信业大规模重组才会有根本性改变。从全年业绩增长空间来看,中国移动最大,中国联通次之,中国电信第三,中国网通最末。

四大电信运营商资本市场走势分化将日益突出

今年以来,国内外资本市场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国内资本市场更是出现了空前的大牛市,而在中国移动等国企大盘股的推动下,香港股市今年也出现了15%以上的上涨。不过,在牛市的大背景下,四大电信运营商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依然出现了分化(具体情况参见附表2):

附表2 四大电信运营商今年以来国内外资本市场表现一览




中国移动在香港股市上涨48%,涨幅在四大电信运营商中领先,成为市场中的热门股,中国联通的市场表现也不错,上涨28%,也跑赢了香港恒生指数。但两家固网运营商的市场表现都不理想:中国电信在香港股市整体上涨的情况下,虽然上涨了4%,但依然跑输指数11个百分点;中国网通则逆市下跌了10%,跑输恒生指数更达25个百分点。在价值主导投资的香港股市上,业绩自然成了决定股价走向的最主要因素,四大电信运营商业绩不同的走向使其股价走势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在国内股市上,中国联通的市场表现强劲,今年以来上涨65%,并创出了上市以来的最高价7.70元,投资者获利丰厚。

下半年,行业有两大因素将带来重大变化:一是2007年10月TD实验网建设完毕,牌照发放将正式提上日程,行业大重组将更加明了。二是政府决策层推动的红筹回归浪潮将带来中国移动登陆A股市场,并与中国联通一起真正形成A股电信板块,电信板块占A股的总市值将大幅度提升,成为左右市场最重要的平衡力量之一。中国移动A股总市值有望达到约2.1万亿元,将进入A股市值的前三名。中国移动的回归将使A股投资者有机会分享中国电信业发展最丰硕的果实,也将大幅提高电信业在资本市场的地位。

从整体来看,电信运营业目前分化日益突出,移动运营商行业地位在增强,而固网运营商则出现明显弱势。从未来走势来看,除非电信业的大重组能在年内实现,否则固网运营商的股价表现难有根本性改观。从目前来看,年内完成电信业重组可能性很小,因此,中国移动的优势地位依然难以打破,在香港市场中,中国移动的未来走势最为乐观。对于联通来说,行业重组带来的用户价值重估预期依然存在,中国移动回归A股也将对其股价产生刺激作用,未来走势也比较乐观,而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在电信业重组前受制于主业增长乏力,市场表现不容乐观。

更多电信运营商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信运营商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