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报告由中国报告大厅出版发行,报告著作权归宇博智业所有。本报告是宇博智业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获得宇博智业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宇博智业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报告目录 1
图表目录 23
第一章 科技服务业发展综述 1
第一节 科技服务业的定义 1
一、 行业定义 1
二、 科技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1
第二节 科技服务业的分类 1
一、 科技服务业传统分类 1
二、 科技服务业新分类 2
第三节 科技服务业的基本特征 3
一、 知识智力密集性 3
二、 效益的高外部性 4
三、 高度的交互性 4
第二章 科技服务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 5
第一节 科技服务业政治法律环境 5
一、 政策环境分析 5
二、 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5
第二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6
一、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6
二、 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34
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35
一、 科技服务业社会环境 35
二、 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36
第三章 国际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38
第一节 全球科技服务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38
一、 国外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38
二、 国外主要国家科技服务业发展特点 39
三、 国外促进科技服务业创新与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40
第二节 全球研发服务业发展分析 44
一、 国外研发服务业发展动态 44
二、 主要国家/地区发展研发服务业经验 44
三、 我国发展研发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 47
四、 我国发展研发服务业的对策 47
第三节 全球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分析 48
一、 德国工业设计发展分析 48
二、 美国工业设计发展分析 49
三、 英国工业设计发展分析 51
四、 意大利的工业设计发展分析 52
五、 斯堪的纳维亚工业设计发展分析 53
六、 日本工业设计发展分析 54
七、 韩国工业设计发展分析 55
八、 国际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启示 56
第四节 全球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模式分析 58
一、 美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模式 58
二、 英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模式 59
三、 德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模式 61
四、 日本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模式 61
五、 香港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特征 62
六、 国际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启示 65
第五节 全球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模式分析 67
一、 美国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模式 67
二、 英国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模式 71
三、 法国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模式 72
四、 日本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模式 72
五、 国际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启示 73
第四章 我国科技服务业运行现状分析 75
第一节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 75
一、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阶段 75
二、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概况 75
三、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特点分析 75
第二节 2009-2014年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76
一、 2009-2014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市场规模 76
二、 2009-2014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 77
三、 2009-2014年中国科技服务企业发展分析 77
第三节 2009-2014年科技服务市场情况分析 78
一、 2009-2014年中国科技服务市场总体概况 78
二、 2009-2014年中国科技服务市场发展分析 78
第五章 我国科技服务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80
第一节 2009-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指标 80
一、 R&D人员全时当量 80
二、 R&D经费支出 81
三、 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81
第二节 2009-2014年技术成果和国家奖励指标 81
一、 科技成果登记数 81
二、 应用技术成果 82
三、 国家自然科学奖 83
四、 国家技术发明奖 83
五、 国家科技进步奖 84
六、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84
第三节 2009-2014年科技技术服务指标 87
一、 出版地图 87
二、 气象观测站点 88
三、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数据量 88
四、 地震台站 89
五、 海洋观测站 89
第四节 2009-2014年专利指标 90
一、 专利申请受理量 90
二、 专利申请授权量 90
第五节 2009-2014年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及技术市场情况 90
一、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 90
二、 高技术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 91
三、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产品类型 91
四、 高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方式 92
五、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企业类型 93
六、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地区分布 94
第六章 2015-2020年我国科技服务市场供需形势 95
第一节 2009-2014年我国科技服务供给分析 95
一、 科技服务业供给分析 95
二、 科技服务业供给结构 95
第二节 2009-2014年我国科技服务业需求分析 96
一、 科技服务业需求市场 96
二、 科技服务业客户结构 96
三、 科技服务业需求的地区差异 96
第三节 2009-2014年我国科技服务业供需平衡分析 97
一、 科技服务业供需平衡分析 97
二、 科技服务业供需变化分析 97
第七章 中国研发服务业发展分析 98
第一节 研发服务业发展模式分析 98
一、 研发服务业组织模式分析 98
二、 研发服务业业务模式分析 98
三、 研发服务业企业集团研发管理模式分析 98
第二节 研发服务业总体发展分析 99
一、 研发服务业的内涵与构成 99
二、 研发服务业形成原因 100
三、 研发服务的演化形态 102
四、 研发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03
五、 研发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03
六、 发展研发服务业的战略思考 104
第三节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分析 105
一、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概况 105
二、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规模 106
三、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模式 109
四、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战略 110
第四节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分析 111
一、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概况 111
二、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规模 111
三、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模式 112
四、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战略 112
第五节 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展分析 113
一、 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展概况 113
二、 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展规模 113
三、 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展模式 114
四、 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展战略 114
第六节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分析 117
一、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发展概况 117
二、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发展规模 117
三、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发展模式 118
四、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发展战略 118
第八章 中国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分析 119
第一节 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模式分析 119
一、 工业设计行业的企业发展模式分析 119
二、 工业设计行业的区域发展模式分析 120
第二节 工业设计服务业总体发展分析 122
一、 工业设计行业发展背景 122
二、 工业设计行业发展分析 123
三、 工业设计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124
第三节 交通工具设计服务业分析 125
一、 交通工具设计行业发展概况 125
二、 交通工具设计行业布局设计 126
三、 交通工具造型分析 127
四、 交通工具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127
第四节 电子产品设计服务业分析 129
一、 电子产品设计行业发展概况 129
二、 电子产品设计行业竞争格局 130
三、 电子产品设计行业发展模式 131
四、 电子产品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132
第五节 设备仪器设计服务业分析 133
一、 设备仪器设计行业发展概况 133
二、 设备仪器设计行业竞争格局 133
三、 设备仪器设计行业发展模式 133
四、 设备仪器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133
第六节 家电设计服务业分析 135
一、 家电设计行业发展概况 135
二、 家电设计行业竞争格局 135
三、 家电设计行业发展模式 136
四、 家电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137
第七节 生活用品设计服务业分析 140
一、 生活用品设计行业发展概况 140
二、 生活用品设计行业竞争格局 140
三、 生活用品设计行业发展模式 140
四、 生活用品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140
第八节 家具设计服务业分析 141
一、 家具设计行业发展概况 141
二、 家具设计行业竞争格局 142
三、 家具设计行业发展模式 144
四、 家具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145
第九节 玩具设计服务业分析 146
一、 玩具设计行业发展概况 146
二、 玩具设计行业竞争格局 147
三、 玩具设计行业发展模式 148
四、 玩具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149
第十节 服装设计服务业分析 150
一、 服装设计行业发展概况 150
二、 服装设计行业竞争格局 150
三、 服装设计行业发展模式 151
四、 服装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151
第九章 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分析 153
第一节 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模式分析 153
一、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模式分析 153
二、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技术创新服务模式 155
三、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行模式分析 158
第二节 科技中介服务业总体发展分析 160
一、 科技中介服务产业市场需求分析 160
二、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行情况分析 161
三、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SWOT分析 161
四、 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差距及原因 165
第三节 生产力促进中心运营分析 168
一、 生产力促进中心基本概述 168
二、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历程 168
三、 生产力促进中心构建模式 169
四、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规模 170
五、 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区分布 172
六、 生产力促进中心构成情况 176
七、 生产力促进中心投入情况 178
八、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绩 181
九、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预测 183
第四节 技术交易服务机构运营分析 186
一、 我国技术交易市场分析 186
二、 我国技术交易机构发展分析 188
三、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运营分析 189
四、 技术产权、交易机构运营分析 191
第五节 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运营分析 192
一、 科技企业孵化器定义与功能 192
二、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历程 192
三、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规模 194
四、 科技企业孵化器地区分布 195
五、 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面积 195
六、 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成果 196
七、 科技企业孵化器营运模式 198
八、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对策 200
第六节 科技咨询机构运营分析 200
一、 科技咨询业基本概述 200
二、 国外科技咨询业发展启示 200
三、 中国科技咨询业发展现状 201
四、 中国科技咨询业发展对策 202
第七节 科技评估机构运营分析 205
一、 科技评估概念与内容 205
二、 科技评估方法与特点 207
三、 我国科技评估与国外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区别 212
四、 科技评估的国际经验 213
五、 中国科技评估业发展现状 215
第八节 创业投资服务机构运营分析 215
一、 创业投资行业发展历程 215
二、 创业投资机构发展数量 217
三、 创业投资机构资产规模 217
四、 创业投资机构组织形式 217
五、 创业投资机构管理模式 217
六、 创业投资机构资本来源 218
七、 创业投资机构投资规模 218
八、 创业投资机构运营效益 218
第九节 专利代理服务机构运营分析 219
一、 我国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219
二、 我国专利代理情况分析 220
三、 专利代理机构发展分析 221
第十节 科技情报服务机构运营分析 222
一、 科技情报的定义与特征 222
二、 科技情报的重要性分析 223
三、 科技情报机构核心业务发展 224
四、 科技情报机构发展新环境 225
五、 科技情报机构面临新挑战 226
六、 科技情报机构的创新方向 226
七、 科技情报机构的创新策略 227
第十一节 其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运营分析 229
一、 科技招投标机构发展分析 229
二、 科技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分析 229
第十章 中国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分析 231
第一节 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模式分析 231
一、 工程咨询发展模式分析 231
二、 管理咨询发展模式分析 233
三、 投资咨询发展模式分析 233
第二节 信息咨询服务业总体发展分析 233
一、 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概述 233
二、 信息咨询服务业市场运行 234
三、 未来信息咨询服务业的思考 237
第三节 工程信息咨询发展分析 239
一、 工程信息咨询业发展历程 239
二、 工程信息咨询业亟待整合 241
三、 我国工程信息咨询业存在的差距 241
四、 工程信息咨询业面临的挑战 243
五、 我国工程信息咨询业发展对策 244
六、 工程信息咨询业发展的方向 245
第四节 管理信息咨询发展分析 246
一、 管理信息咨询业现状综述 246
二、 管理信息咨询业遭遇“严冬” 246
三、 管理信息咨询业需要自我诊治 247
四、 浅谈管理信息咨询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248
五、 管理信息咨询业及其市场营销研究 249
第五节 信息咨询发展分析 252
一、 信息咨询业相关概述 252
二、 信息咨询业成长与发展 253
三、 国内外信息咨询业现状比较分析 253
四、 信息咨询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新方向 254
第六节 其它信息咨询业发展分析 255
一、 政策信息咨询 255
二、 科技信息咨询 256
三、 法律信息咨询 256
四、 财务信息咨询 256
第十一章 科技服务业区域市场分析 257
第一节 北京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 257
一、 科技服务业发展概况 257
二、 科技服务业运行分析 257
三、 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 257
四、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 259
第二节 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 260
一、 科技服务业发展概况 260
二、 科技服务业运行分析 260
三、 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 260
四、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 261
第三节 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 262
一、 科技服务业发展概况 262
二、 科技服务业运行分析 262
三、 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 263
四、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 264
第四节 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 266
一、 科技服务业发展概况 266
二、 科技服务业运行分析 267
三、 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 268
四、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 268
第五节 湖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 270
一、 科技服务业发展概况 270
二、 科技服务业运行分析 270
三、 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 271
四、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 271
第六节 天津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 272
第七节 河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 274
第八节 深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 274
第十二章 2015-2020年科技服务业领先企业/机构经营形势分析 277
第一节 中国领先研发服务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277
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77
二、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83
三、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287
四、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292
五、 水力发电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294
第二节 中国领先工业设计服务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298
一、 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98
二、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 300
三、 上海木马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304
四、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 305
五、 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 307
六、 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 308
七、 深圳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 313
八、 浩汉工业产品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315
九、 杭州瑞德设计有限公司 318
十、 六维空间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320
第三节 中国领先科技中介服务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323
一、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323
二、 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328
三、 中国技术交易所 331
四、 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 333
五、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335
六、 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345
七、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347
八、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349
九、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353
十、 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355
第四节 中国领先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358
一、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358
二、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360
三、 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363
四、 上海信息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367
五、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370
第十三章 科学和技术“十二五”规划研究 378
第一节 “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环境 378
一、 “十一五”科学和技术运行情况 378
二、 “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形势 379
第二节 科学和技术“十二五”总体规划 381
一、 科学和技术“十二五”规划纲要 381
二、 科学和技术“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 381
三、 科学和技术“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 382
第三节 “十二五”时期科学和技术热点问题研究 384
一、 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384
二、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88
三、 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 390
四、 前瞻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398
五、 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 404
六、 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406
七、 提升科技开放与合作水平 408
八、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410
九、 强化科技政策落实和制定 414
十、 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418
第十四章 2015-2020年科技服务业前景及趋势预测 420
第一节 2015-2020年科技服务市场发展前景 420
一、 2013-2014年科技服务市场发展回顾 420
二、 2015-2020年科技服务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421
三、 2015-2020年科技服务细分行业发展前景 422
第二节 2015-2020年科技服务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428
一、 2015-2020年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 428
二、 2015-2020年科技服务业细分行业发展趋势 429
第十五章 2015-2020年科技服务业投资价值评估 435
第一节 科技服务业投资特性分析 435
一、 科技服务业进入壁垒分析 435
二、 科技服务业盈利因素分析 436
三、 科技服务业盈利模式分析 437
第二节 2015-2020年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37
一、 有利因素 437
二、 不利因素 438
第三节 2015-2020年科技服务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 439
一、 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439
二、 产业发展的空白点分析 440
三、 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投资方向 440
四、 新进入者应注意的障碍因素 440
第十六章 2015-2020年科技服务业投资机会与风险 441
第一节 科技服务业投融资情况 441
一、 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441
二、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442
三、 科技服务业投资现状分析 442
第二节 2015-2020年科技服务业投资机会 443
一、 产业链投资机会 443
二、 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445
三、 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445
四、 科技服务业投资机遇 446
第三节 2015-2020年科技服务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448
一、 政策风险及防范 448
二、 技术风险及防范 448
三、 市场风险及防范 449
四、 经营风险及防范 449
五、 管理风险及防范 449
六、 其他风险及防范 450
第四节 中国科技服务业投资建议 451
一、 科技服务业未来发展方向 451
二、 科技服务业主要投资建议 452
三、 中国科技服务企业融资分析 453
第十七章 2015-2020年科技服务业的问题及对策 454
第一节 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分析 454
一、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454
二、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454
三、 缺乏系统公正的准入标准及认证制度 455
四、 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展相对滞后 455
五、 市场化运作机制尚不成熟 456
六、 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456
第二节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分析 457
一、 继续加快推进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57
二、 优化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459
三、 培育和构建现代科技服务业管理创新机制 460
四、 加快我国科技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步伐 463
第十八章 科技服务业案例分析研究 465
第一节 研发服务业案例分析 465
一、 研发服务业案例分析 465
二、 研发服务业案例经验借鉴 466
第二节 工业设计服务业案例分析 467
一、 工业设计服务业案例分析 467
二、 工业设计服务业案例经验借鉴 467
第三节 科技中介服务业案例分析 468
一、 科技中介服务业案例分析 468
二、 科技中介服务业案例经验借鉴 469
第四节 信息咨询服务业案例分析 469
一、 信息咨询服务业案例分析 469
二、 信息咨询服务业案例经验借鉴 470
第十九章 科技服务业研究结论及投资战略研究 472
第一节 科技服务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472
第二节 科技服务业投资建议 477
一、 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477
二、 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480
三、 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481
第三节 科技服务业投资战略研究 482
一、 2015-2020年科技服务业投资战略 482
二、 2015-2020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483
图表目录
图表 1: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6
图表 2:2010-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7
图表 3:2010-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8
图表 4:2010-2014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 8
图表 5: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9
图表 6: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9
图表 7:2014年新建商品住宅月同比价格上涨、持平、下降城市个数变化情况 10
图表 8:2010-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 10
图表 9:2010-2014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 11
图表 10:2010-2014年粮食产量 12
图表 11:2010-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13
图表 12: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14
图表 13:2010-2004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15
图表 14:2010-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6
图表 15:201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速度 16
图表 16: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17
图表 17:2014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其增长速度 18
图表 18:2010-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
图表 19:2010-201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20
图表 20:201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20
图表 21:2014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21
图表 22:2014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21
图表 23:2014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22
图表 24:2014年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22
图表 25:2014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23
图表 26:201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24
图表 27:201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24
图表 28:2010-2014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和移动宽带用户 25
图表 29:2014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26
图表 30:2014年按收入来源分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占比 28
图表 31:2010-2014年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29
图表 32:2010-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30
图表 33:2014年专利申请受理、授权和有效专利情况 30
图表 34:2010-2014年卫生技术人员人数 32
图表 35:2009-2014年R&D活动企业人员规模情况 80
图表 36: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81
图表 38:2009-2013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总数 82
图表 39:2011-2013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年龄结构(%) 82
图表 40:2011-2013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学历构成(%) 82
图表 37:2014年专利申请受理、授权和有效专利情况 83
图表41:2009-2014年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基本概况 91
图表42:2013年部分技术领域高技术产品出口按主要国别和地区分布 91
图表43:2013年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按技术领域分布 92
图表44:2009-2013年高技术产品出口按贸易方式分布 93
图表45:2009-2013年高技术产品出口按企业类型分布 93
图表46:2013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按地域分布 94
图表47:2009-2014年我国科技服务业供给规模单位:亿元 95
图表48:2014年我国科技服务业供给结构模统计 单位:% 95
图表49:2009-2014年我国科技服务业相关收入单位:亿元 96
图表50:2009-2014年我国科技服务业相关收入单位:亿元 96
图表51:2009-2014年我国科技服务业供给统计单位:亿元 97
图表52:国家主要重点实验室 106
图表53:传统的电子产品开发流程 130
图表54: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比较 168
图表55:2009-2014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数量变化情况 170
图表56:2009-2014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增长情况 171
图表57:2009~2014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资产变化情况 171
图表58: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地区分布情况 172
图表59: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各省分布图 174
图表60: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区域分布图 174
图表61:2013年各省辖区内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区域分布图 175
图表62:2013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区域分布情况 176
图表63:2013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法人组成情况 177
图表64:2013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组建方式情况 177
图表65:2013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属性情况 178
图表66:2013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域范围分布情况 178
图表67: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总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179
图表68:2013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内容及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179
图表69:2013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内容结构及比重 180
图表70:2013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180
图表71:2013年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内容结构及比重 181
图表72:2012-2013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绩情况 182
图表73:2009-2014年技术交易成交规模 186
图表74:技术合同类别构成 187
图表75:2012年区域技术合同交易情况(单位:项、亿元、%) 188
图表76:2012年各类技术交易机构构成及交易情况(单位:个、项、亿元) 189
图表77:2009-2014年科技企业孵化器机构数量 195
图表78:2009-2014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场地面积 196
图表79:2009-2014年在孵企业数量 197
图表80:2009-2014年在孵企业从业人员数量 197
图表81:2009-2014年在孵企业累计毕业企业数 198
图表82:科技评估机构工作流程 207
图表83:核心竞争力主要观点列表 209
图表84:知识管理知识共享交流平台系统 212
图表85:2009-2013年国内专利申请数量 219
图表86:2011-2013年专利每万人拥有量 219
图表87:2008-2013年专利申请技术分布 220
图表88: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结构 221
图表89:全球信息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及其增长情况 236
图表90:企业组织架构图 282
图表91:企业组织架构图 286
图表92:企业组织结构图 291
图表93:企业组织结构图 297
图表94:2013年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已授权专利 302
图表95:企业组织架构图 303
图表96:企业业务架构图 314
图表97:企业主要客户 315
图表98:企业主要客户 320
图表99:企业组织架构图 327
图表100:企业组织架构图 331
图表101:企业组织架构图 333
图表102:企业组织架构图 349
图表103:企业分支机构图 357
图表104:企业组织架构图 360
图表105: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65
图表106:企业客户分布 366
图表107:企业主要客户 367
图表108:“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主要目标 384
温馨提示:
1、购买报告请认准“中国报告大厅”网站,公司从未通过第三方代理,请来电购买。
2、中国报告大厅欢迎广大客户上门洽谈购买。
我们的优势丰富的信息资源 宇博智业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以及国内其他各大数据源(包括行业协会、图书馆、相关研究机构等)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
专业的研究团队 公司人员拥有不同背景和资历的研究人员,每份报告都由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资深研究员撰写,他们长期专门从事行业研究,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为保证研究成果的前瞻性,我们与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专家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品质保证 ①宇博智业创立于2002年,中国最早的市场研究机构之一;②公司拥有强大的调研团队,能为报告的撰写提供可靠的一手资料。③研究人员根据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实现国际领先研究方法与本土实践经验巧妙结合。
售前售后服务 公司拥有一批专业的业务人员,将根据您的需求,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并提供相符合的报告目录;报告售出后,我们的研究人员将会为您提供全程的后续修改及补充服务。
赠送增值服务 购买我们研究报告可获赠报告大厅数据中心会员资格,全方面了解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