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专家:金融发展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

专家:金融发展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

2018-01-01 09:24:12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与改革开放同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第五场近日在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等专家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防范化解风险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刘世锦认为,金融业改革开放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竞争的体系,建立市场经济、摸索市场经济的过程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顶层设计,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中国的金融改革主要应当解决几个问题:第一,进一步打破金融市场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垄断,提升运行效率;第二,解决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第三,对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第四,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绿色金融不是做减法,而是做加法和乘法。它不仅仅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而是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创新等发展理念;第五,地方政府在金融改革中要发挥有效的作用。过去地方政府主要依靠土地财政,今后地方建设资金来源值得探讨。

  刘世锦指出,中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考虑到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应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使得中国的金融体系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与民营企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

  何德旭认为,中国金融必须实行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由过去的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基本的发展方向。金融高质量发展近期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实体经济,切实为三农、小微企业、民营经济提供服务;防控金融风险,特别强调的是要加强并改善金融监管,一定要防止区域性、局部性、单个的金融风险点扩散、漫延、演化为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要守住这个底线。最后是深化改革,我们现在的金融体制和机制,从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到微观的金融企业的治理结构,到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要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黄群慧表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不但需要金融业的支持,还需要有整个服务业的支持。现在看,制造业本身的转型升级确实有很多制约因素,除了自身的问题,也有来自于服务业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之后,反过来能够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转型升级以后会有高报酬,金融也愿意支持你。通过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互相促进,最后促进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带动整个经济转型升级,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更多金融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金融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