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车辆行业分析报告 >> 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

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

2018-09-18 14:54:1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从2000年至今,中国二手车市场保持了年均15%的增速,并实现15倍的增长。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告别高增长时代,买方市场格局初显,汽车市场新车和二手车结合将更趋紧密。以下对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二手车市场规模(亿元)

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

  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自1999年来,我国二手车销量由刚开始的18万辆增长到2014年的600万辆,15年间增长了33倍,年平均增速为25%。二手车行业分析指出,二手车平均交易价格自2005年来也逐年增长,由05年的3万元增长到14年的6万元,10年增长了1倍,年平均增长率为8%。从近几年数据来看,我国二手车与新车年销量之比约为1:4,而美国成熟的汽车市场中,两者比例大约在3: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步进入频繁换车阶段,二手车交易日渐活跃,二手车市场也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稳步发展。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为273.73万辆,增幅仅为3.0%。从2000年39.5%的最高增幅跌至8年以来新低。现从三大市场运行情况来分析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

  1、国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二手车交易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1998年为界,车辆拥有者和使用者出现了明显的变化。98年以前基本上是政府机关和企业拥有汽车,保有量不大,选择少,价格高。此时,汽车从出厂到报废,基本上没有中途交易的现象。98年后,家庭用车逐渐成为主体,市场保有量不断提高。在此期间,出现了车辆产权转让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个人消费的特点和观念所致。人们开始考虑和衡量汽车与身份地位的对等、汽车使用年限与经济性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借此,二手车市场应运而生。

  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2006年我国的新车销售量达600多万辆,二手车交易量达200余万辆,新旧车销售比率约为3:1,与国外新旧车销售比率2:5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07年国内二手车市场急速扩张,新的竞争态势逐渐形成,预示着我国二手车市场开始迈入新的阶段。另外,国家有关部门一系列有利于二手车市场规范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二手车行业空间日渐拓宽和趋于成熟。

  2、国二手车市场存在的问题

  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二手车行业是技术性强、业务构成复杂、设涉及面较广的特殊行业。我国二手车交易市场存在发展水平偏低、交易量偏小、价格偏高,从业人员严重缺乏、水平参差不齐、鉴定评估水平较低,缺乏完善的评估体系,缺乏健全的法规和科学的管理体系等问题。具体表现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二手车经销商;行业诚信缺乏有效监督;落后的二手车售后服务理念;二手车法规严重滞后,实效性不足;交易行为不规范,缺乏相关行业标准;评估缺乏标准与规范,评估行为随意性大尚无完善的全国二手车交易市场信息网络系统。

  3、国二手车市场面临的挑战

  传统二手车经营者正在迎接汽车厂商的挑战。汽车经销商为促进新车销量,同时兼取二手车丰厚的利润,借助汽车生产厂商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支持纷纷开展二手车置换业务,其经营的二手车具有交易便捷、价格较低和完善且有保障的售后服务等突出优势。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外资二手车巨头进军中国二手车市场,使国内二手车经营企业的发展受到钳制。国内新车市场动荡不定,直接导致二手车交易价格起伏,使二手车经营风险加大。

  目前二手车线下交易市场大致可分为集群式零售市场、独立展厅、露天市场这三种形式。除了独立展厅一般都是靠近车管所附近,要不就是自身配套有工作站。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因为二手车的交易相较于新车来说程序要繁杂一些。对于车管所的依赖也较强。集群式一般是紧邻汽车城附近或是本身就是汽车城的一份子。这种集合体,新车、二手车都有出售的。一般会有大型室内展厅,车辆的档次和车型比较全。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独立展厅一般不会离汽车城太近,其卖的车价位也比较高(不是绝对),可以满足小部分消费者的需求。露天市场一般会形成集群,商户较多车型一般不会有高端车型。目前国内露天市场还是比较多的,经营情况也是良莠不齐。未来也是朝着集群化发展。

更多二手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二手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