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汽车零配件行业分析报告 >> 2016年我国轮胎行业现状分析

2016年我国轮胎行业现状分析

2016-11-04 15:40:2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轮胎工业发展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目前已步入低速稳定增长期,通过对轮胎行业现状分析了解到,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全球轮胎产业向国内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国。2016-2021年中国轮胎生产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05-2015年10年间,我国的轮胎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5%,2015年的总产量达到5.65亿条。

  当前,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轮胎产业在技术方面缩小了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整个产业结构也比以前更加合理,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2016年我国轮胎行业现状分析

  第一、产量大。

  国内中低端轮胎产品明显过剩,处于恶性竞争状态;中高端轮胎产品紧缺,基本被外资企业所垄断(尤其是原配轮胎方面)。

  第二、体量小。

  三巨头(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在世界轮胎75强的比重在不断降低,从2009年的43.7%下降至39.3%。

  中国进入世界75强的企业较多、发展速度较快,进入前十的企业有正新(台资)和中策。在前75强排名中,尽管中国大陆企业占29家、台湾地区企业5家,但总销售额偏低。

  第三、中长期战略目标不清晰。

  制约中国轮胎企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额企业的一大障碍是企业的战略规划能力;许多中国轮胎企业之所以不强,原因之一是其缺乏明确的企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

  中国轮胎企业在制定战略时,更多地还是关注营业额或利润等财务指标的设定,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及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的举措。

  第四、技术创新薄弱。

  中国轮胎企业所谓的新产品、新技术多以模仿为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在粗放发展中,在非理性中扩张,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较慢,是造成目前轮胎行业利润的重要导火索

  虽然国内轮胎企业在局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但在整体技术研发上还没有跟上主流发达国家的研发步伐,在高端产品领域很难与国际巨头抗衡。

  第五、管理效率不高。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中国轮胎企业的管理效率还有待提高;关键是选用有效的管理模式。

  第六、品牌口碑一般。

  中国轮胎产品额品牌口碑远不如外资品牌;关键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合格率、提升顾客满意度。

  第七、先进的营销手段引用不多。

  目前,中国轮胎营销方式分为:生产厂商直销、生产上直接对大客户、代理经营、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与国外先进轮胎市场相比,差距较大。

  尽管国内轮胎电商异军突起,积极布局线上渠道,但中国轮胎电商营销尚处于起步或者初级阶段,因此,其引导消费者的能力较弱,通常是打价格战,让行业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第八、人才储备不足。

  中国轮胎企业人才储备、队伍建设能力有待加强;高端人才,特别是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第九、国际贸易摩擦不断

  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同样强烈影响国内轮胎行业的发展。今年初,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卡车轮胎和客车轮胎产品启动“双反”(即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美国商务部6月发布初裁结果,认定中国输美有关轮胎存在倾销行为,强制应诉方双钱股份补贴幅度为17.06%,强制应诉方黔轮胎补贴幅度为23.38%,中国其他轮胎出口商或制造商补贴幅度为20.22%。终裁结果预计在11月发布。

  据《中国橡胶》披露,2015年,我国无内胎全钢子午胎年产量为4000万条左右,一半以上远销海外。

更多轮胎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轮胎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